首頁 人文社會科學概論

第四節 社會學的方法論02

字體:16+-

4.方法論特征

符號互動論者傾向於自然主義的、描述性的和解釋性的方法論,偏愛參與觀察、生活史研究、人種史、不透明的被脈絡化了的互動片斷或行為標本等方法,強調研究過程,而不是研究固定的、靜止的、結構的屬性;必須研究真實的社會情境,而不是通過運用實驗設計或調查研究來構成人造情境。符號互動論者不運用正式的數據搜集法和數據分析法,而代之以概括性的和一般的方法論的指令,這些指令要求對被調查的對象采取“尊重”態度。布魯默曾聲稱,這種研究需要或至少應該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考察”,調查者著重了解他想要研究的社會情境的第一手資料。目的是把在其中生活的人們所理解、所適應的世界照樣描繪出來,主要用參加者的語言來表達。第二階段,即“檢驗”階段。研究者集中注意環境中的“分析因素”,這些因素要在理論指導下進行觀察才可能獲得。對於多數符號互動論者說來,這一階段在辨認、描述和解釋基本的社會過程如社會化、整合、協商時已開始了。

應用符號互動論有助於對許多問題的理解,如對社會越軌、精神疾病、集體行為、兒童社會化、死亡和掙紮、老年、疾病與痛苦和藝術社會學的理解等。

(六)新功能主義(neo-functionalism)

新功能主義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美國社會學界興起的一股力圖綜合當代最新研究成果以重新建構T.帕森斯的結構功能主義理論傳統的流派或理論發展趨勢。“新功能主義”這一術語是由美國社會學理論家J.亞曆山大於1985年在其編輯的論文集《新功能主義》中首次使用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60年代中期,以帕森斯為主要代表的結構功能主義是美國社會學中占統治地位的理論流派。自60年代中後期起,美國社會中出現的一係列劇烈變動,促使社會學理論家重新思索社會學方向,各種新理論紛紛興起,向帕森斯的“巨型理論”發起衝擊。其中以符號互動論、社會交換論、民俗學方法論為主要代表的微觀社會學理論猛烈抨擊帕森斯理論中側重對社會結構分析的方麵,他們強調對個體行動和行為的分析,要求恢複個體的創造性和自由。以衝突理論為主要代表的宏觀社會學理論,則指責帕森斯過於重視秩序、和諧和穩定,忽視衝突、強製和變遷,他們要求社會學更加注意社會變遷中的暴力、革命、權力等物質結構。這些理論在70年代逐漸取代了帕森斯理論而占據主導地位。與此同時,在這些理論之間又形成以符號互動論、社會交換論和民俗學方法論為一方,以衝突理論為另一方的“微觀/宏觀大分裂”,就社會行動、社會秩序、社會變遷等重大理論問題展開激烈的爭論。這些爭論本身暴露出上述諸理論自身的致命弱點——偏執一端而缺乏綜合性。從70年代後期起,帕森斯理論中強烈的綜合意識又重新引起社會學界的興趣,各種理論內部開始出現試圖進行新的綜合的種種嚐試。新功能主義正是力圖以批判地繼承帕森斯理論遺產,開辟一條新的綜合之路而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