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文社會科學概論

第七節 藝術係統

字體:16+-

馬克思的藝術生產理論認為,應把藝術創作、藝術作品、藝術鑒賞作為藝術生產的動態過程來整體研究,把這三個獨立環節作為完整的藝術係統進行綜合研究。這樣,才能深入理解複雜紛紜的藝術實踐過程的本質規律。

藝術生產理論認為,藝術價值的產生實現,須經藝術生產的全過程:藝術創作、藝術作品、藝術鑒賞這三個環節。藝術創作過程是藝術價值的生產階段,是創作主客體相互作用的產物;藝術作品是藝術生產的成果或產品,其價值在於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藝術鑒賞則是藝術價值的消費階段,是鑒賞主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總之,藝術作品的審美價值隻有經過這兩個過程(藝術創作和藝術鑒賞)或兩個階段(“生產”與“消費”),才能最終產生和實現。

因此,藝術生產作為一種特殊精神生產,應包括藝術創作、藝術作品、藝術鑒賞三個彼此獨立又相互聯係的環節,而共同組成一個完整有機的藝術係統。藝術學的核心內容,就是研究三者各自規律和其間的辯證關係。本節從整體係統的角度來分析藝術生產全過程。

一、藝術創作

(一)藝術創作主體——藝術家

在藝術生產中,藝術家是藝術品的生產者和創造者,是藝術生產中最首要、最活躍的因素。

藝術家是藝術生產中的創造者,應當具備藝術天賦和藝術才能,掌握專門的藝術技能,具有豐富情感和藝術修養,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來滿足人們特殊精神需要即審美需要。

作為藝術創作的主體,藝術家還與社會生活有著緊密聯係。大體而言,一方麵社會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和基礎,因而藝術家對社會生活的觀察和體驗就非常重要。這就是王國維的“詩人創作須入乎其內”的意思。另一方麵,藝術家作為藝術創作主體,總屬於一定民族和時代,而與社會生活有著千絲萬縷地聯係。他不僅要深入生活體驗生活,而且要思考生活、評價生活,表明自己愛憎分明的立場態度,從主觀方麵折射、體現社會生活。列夫·托爾斯泰對《安娜·卡列尼娜》中人物形象、作品主題的揣摩錘煉,正是作家深入生活、思考生活、評價生活的艱辛過程;最終,他將安娜形象由一個“浪**女子”升華為一個疾偽如仇、追求真愛的富於個性解放色彩的新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