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麥
你知道嗎?俗話說“南吃米,北吃麵”,北方人喜歡用白麵製成麵條、饅頭、餃子等各種美食。白麵是將普通小麥的種子去皮以後研磨而成的。
那麽,小麥是怎樣培育出來的呢?人們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種植小麥的?小麥是我國人民培育的農作物嗎?
1.小麥的起源
日本遺傳學家木原均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普通小麥起源於西亞。在那裏,今天仍然可以找到普通小麥的野生近親一粒小麥、二粒小麥、節節麥。
普通小麥的祖先是一粒小麥(2n=14),通過名字我們就知道它的產量有多大了。然而,普通小麥卻不是由一粒小麥直接進化來的。
幾萬年前,在偶然的情況下一粒小麥(2n=14,代號AA)和另一個物種擬斯卑爾脫山羊草(2n=14,代號BB)通過屬間雜交,得到了雜交種(2n=14,代號AB)。但由於是屬間雜交,雜交後代是高度不育的,雜交的成果會隨著雜交後代的死亡而消失。所以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這種雜交是沒有結果的。但在極偶然的情況下,雜交後代的幼苗在遇到低溫侵害時,它的細胞剛好完成了染色體的複製,而又不能及時分裂成兩個子細胞,於是這些已經複製的染色體就都存在於一個細胞裏了。這就使雜交種體內的染色體加倍,成為異源多倍體(4n=28,代號AABB)。異源多倍體的染色體是成對的,於是它就成為可育的新品種,這就是二粒小麥(4n=28,代號AABB)。
又過了不知多少年,二粒小麥又和節節麥(2n=14,代號DD)雜交,得到雜交種(3n=21,代號ABD)。某些雜交種又在極偶然的情況下通過染色體自然加倍,形成六倍體的普通小麥(6n=42,代號AABBDD)。
後來,普通小麥又經過長期的人工種植和精心培育,不僅產量大大提高,品質也有了根本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