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劇院“生行七代話譚門”
李雲迪首次亮相紐約
香港上演《參遜與達麗拉》
中國愛樂樂團的《卡門》
“國交”的《安魂曲》
……
北京京劇院“生行七代話譚門”
這些日子,中國建立了多個京劇院,而它們的名稱也很相似,有點像當年蘇維埃瓦解後出現多個類似名字的俄國交響樂團一樣。在這種情況之下,表演團體的質量參差不齊。不太熟悉行情的觀眾們,急需有經驗又有品位的人指導一下。要不然,亂碰亂撞的話便很難找到真正具有較高藝術質量的演出。香港藝術節過去幾年邀請來的西方藝術項目雖然稍見遜色,可是在選擇中國藝團方麵,能為國際觀眾們提供高水平的製作。
本月初,香港藝術節把焦點放在程硯秋百年紀念上,展示了程派藝術對當今旦角的影響。本周末,香港藝術節轉移視線,舉辦了連續兩晚的演出,突現譚門150年來顯赫的京劇藝術;這個家族的造詣可與美國百老匯和好萊塢代代相傳的巴利摩爾(Barrymore)家族看齊。兩個晚上的演出,包括譚門三代演員,演的全是著名折子戲。
雖然曲目設計以譚氏家族為主,但北京京劇院主辦的這次演出,隻要給對京劇陌生的觀眾提供多一點背景資料的話,絕對可以當作這門藝術入門的極佳劇目。首晚的演員包括功夫紮實的譚正岩(譚門第七代),在台上,這位年輕藝術家可謂揮灑自如。而第五代譚元壽在舞台上的莊重與自信,濃縮了這位76歲老生的藝術人生。
從唱功來說,第六代譚孝曾與他的夫人閻桂祥兩人的演出,嗓子發音最為細膩。到了第二晚,折子戲劇目包括了《定軍山·陽平關》兩場經典,由三位譚門傳人輪流演繹黃忠一角,突現了同一個角色的不同特征。
但是,在這個耀目的表層下麵,譚門藝術展演也提出了不少疑惑:“**”導致這門傳統藝術支離破碎,而譚氏家族得以幸存—竟可以把傳統劇目重整—的確是令人讚歎的壯舉。所以,對於來自國外、稍微了解中國近代史的觀眾,十分有必要讓他們了解當中緣由。可是,這些重要資料,在宣傳單或節目冊裏,卻隻字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