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評音論樂:中國樂壇備忘錄

2000

字體:16+-

林昭亮的音樂節

林昭亮的音樂節

小提琴家林昭亮回憶20世紀70年代他第一次回到出生地台灣演出的情況。當年他隻有18歲,在台北的中正紀念堂,與鋼琴伴奏者發現台上隻有一台Kawai牌的小三角琴。他們向主辦單位投訴後,這個樂器立刻被搬走—換上一台Yamaha的小三角琴。在演奏會中,林昭亮看得出,坐第一排的有不少人拿著手提錄音機。在演出約45分鍾後,他真的受到騷擾了:幾位中年媽媽衝上前來,急忙幫他們的孩子換上錄音機的新磁帶。林昭亮被逼將演奏停下來。

“現在情況有所改變,比以前好得多了,”他說道,麵帶笑容。

這種改變,不但發生在林昭亮身上,也發生在經濟發達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台灣身上。這個地方在過去十年,逐漸把關注焦點放在西方文化之上。20世紀80年代,台北的音樂廳建成了;這個大都市也擁有了比較穩定的政治環境,音樂發展逐漸旺盛起來,觀眾素質也提升了。上月舉行的台北室內音樂節,證明了這些成果;林昭亮正是音樂節的音樂總監。

首屆室內音樂節在1997年舉行,隻有四場音樂會,為期兩個周末。當年向林昭亮提出這個主意的,是李登輝。本年度的音樂節,共七場音樂會,長達兩個星期:包括兩場與台灣愛樂樂團的協奏曲演奏會,兩場室內樂演奏會,還有兩場招募本地樂手組織起來的樂團—他們為沙漢姆(Gil Shaham)伴奏維瓦爾迪的《四季》,也在另外一場為林昭亮伴奏。音樂節開幕的重頭戲,是馬友友、馬克·奧科諾(Mark O’Connor)與艾德加·梅亞(Edgar Meyer)合作的、很受廣大觀眾歡迎的“阿帕拉契山脈之旅”(Appalachian Journey)音樂會。

第一屆音樂節既已打好了基礎,第二屆就變得容易操作。所以,這次的籌備時間隻用了兩年半(第一屆竟籌備了四年)。台灣的中華開發工業銀行仍是音樂節的讚助機構,而在第一屆的籌備後期才參與協調工作的牛耳藝術公司,從一開始就策劃了第二屆的一切演出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