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讀過《中庸》的中國人,有一種傳統的思想和習慣,凡遇正反對的東西,都把他並存起來,或折中起來,意味的有無是不管的。這種怪異的情形,無論何時何地,都可隨在發見。
已經有警察了,敲更的更夫依舊在城市存在,地保也仍在各鄉鎮存在。已經裝了電燈了,廳堂中同時還掛著錫製的“滿堂紅”。劇場已用布景,排著布景的桌椅了,演劇的還坐布景的椅子以外的椅子。已經用白話文了,有的學校,同時還教著古文。已經改了陽曆了,陰曆還在那裏被人沿用。已經國體共和了,皇帝還依然住在北京……這就是所謂並存。
如果能“並行而不悖”,原也不妨。但上麵這樣的並存,其實都是悖的。中國人在這裏,有一個很好的方法,來掩飾其悖。使人看了好像是不悖的。這方法是甚麽?就是“巧立名目”。
有了警察以後,地保就改名“鄉警”了,行了陽曆以後,陰曆就名叫“夏正”了。改編新軍以後,舊式的防營叫做“警備隊”了,明明是一妻一妾,也可以用什麽叫做“兩頭大”的名目來並存,這種事例,舉不勝舉,實在滑稽萬分。現在的督軍製度,不就是以前的駐防嗎?總統不就是以前的皇帝嗎?都不是在那裏借了巧立的名目,來與“民國”並存的嗎?以彼例此。我們實在不能不懷疑了!
至於折中的現象,也到處都是,醫生用一味冷藥,必須再用一味熱藥來防止太冷,發辮翦去了,有許多人還把辮子底根盤留著。以為全體翦去也不好。除少數的都會的婦女外,鄉間做母親的,有許多還用了“太小不好,太大也不好”的態度,替女兒纏成不大不小的中腳。“某人的話是對的,不過太新了”,“不新不舊”,也和“不豐不儉”,“不亢不卑”……一樣,是一般人們底理想!“於自由之中,仍寓限製之意”,“法無可恕。情有可原”……這是中國式的公文格調!“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這是中國人底信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