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亞姆司特丹的中央車站為起點,經過一條著名大街——丹麥街,即可直達到這古舊的王宮。歐洲各國家中很少沒有偉大王宮這類的建築物。他們的皇室,貴族,在從前,“家天下”的專製思想與東方的君主的看法一樣,直到現在還有將那華麗的建築物標為都市文化的一種。不過我們走進這一所並不雄偉闊大的王宮中時,覺得荷蘭到底是“小國寡民”,而且更看出以樸素見稱的民族特性。雖以若幹年君王的力量,其實這富有曆史性的王宮是不能與巴黎柏林的皇宮相比的。王宮建築於一六四八年,原是市廳,備人民聚會休息之用。至包拿帕提時才改為王宮。現在空閑著,變成遊覽的名所。房子的構造頗為奇特,據說下麵有一萬三千多根木樁支持著上麵的建築,木樁下在地下的深度約七十英尺。自然那時還沒有鋼骨的發明,但為什麽他們不深打地基而用這許多木樁呢?我想,荷蘭地麵低下[1],海平麵比地麵高,恐怕土質鬆動所以用這樣費力的方法使能持久。這是我自己的猜測,不知是否合乎事實?
從門口與外形上看,不過是一所略寬大些的三層樓,並沒有特別的裝飾,更顯不出什麽威嚴。但入內觀覽之後,卻感到形式與內容的調諧。樓上有兩大間餐室,與寶位室,應接室等。應接室的大廳規模頗大,上覆圓頂,宏敞明麗。四周牆壁全用意大利白色雲母石鑽成,牆上掛著種種旗幟與戰勝紀念品,這都是當年荷蘭人與西班牙印度人作戰得來的。大廳的中央用許多小銅釘鑲成一幅天空的星座詳圖,頗為別致。光滑的雲母石,亮亮的銅釘,再加上麵懸垂的若幹隻用切片玻璃作成吊形燈架,若在夜間明光大放,那地石上的銅星座一定分外耀眼。雖無甚意義卻也有趣。由餐室中走過去,一連有幾間屋子,木製的地板特別講究,雖然其他的器具與裝飾品都極尋常,用小木塊拚鑲地板,在精致的大建築物裏也有好多,不過,這幾間屋子的地板每一間有一間的式樣與色彩。木塊有方形,菱形,三角形,長方形的不同,鑲砌得是那樣細密與工巧,驟然看去如鋪了美麗的圖案花紋的地毯一樣。花形與鳥形皆有。凡是腳步踏著這木地毯的,上麵的花紋一定引起深切的注意。其實,這王宮各屋子中並非金碧輝煌,織錦眩彩,器具陳舊得很,雖有幾幅名家佳畫,似乎也不易引起遊人的興味,獨有這藝術的木地毯反能令人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