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歐美生態倫理思想與中國傳統生態敘事

一、明清濱海蜘蛛鬥龍故事的廣泛載錄

字體:16+-

明清關於濱海蜘蛛鬥龍故事的載錄十分廣泛。與蒲鬆齡年代相仿佛的諸城文人李澄中(1629—1700)著有《艮齋筆記》,該書卷一《龍捕蛛》條記載:“餘五歲時,即聞邑西殷村龍捕蛛事。後二十餘年,見一老媼,自雲故殷村居民也,當捕蛛時,適居村中。先是,鄰人一空室忽有蛛自來,其大如胡桃,日結網室內。鄰婦聚觀,蛛則盤旋吐絲有聲。自是,其人日益富。居三四年,一日濃雲自西北來,日方西,輒晝晦不見人,黑氛與村相下上,風雷震電滿之。移時,屋壁**盡。村人或飛擲數裏外,其存者皆伏地上。初,蛛大如拳,漸大如升、如鬥、如甕。群龍蜿蜒往來,與之俱電光,杳冥中輒見之。又有長人高丈餘,著帽甚大,每拔樹擲空,則仰天笑。其一頭昂甚,墮帽。平明,風雷西北去,乃覓其帽,苔所結也。或疑為河伯雲。”[1]按,山東諸城在今青島和日照之間,也屬於濱海地區。其距離蜘蛛傳說最常發生的海州也不算遠。

蒲鬆齡《聊齋誌異·龍戲蛛》是一篇很有生態倫理意趣之作,講人們罕談的人與蜘蛛的故事,看似寫人類因寵物而遭禍,實為精怪避劫,超現實權威幹預自然界動物強勝劣汰生存競爭的敘事,而人類的犧牲不過是設定的自然法則的衍生品:

徐公為齊東令。署中有樓,用藏肴餌,往往被物竊食,狼籍於地。家人屢受譙責,因伏伺之。見一蜘蛛,大如鬥。駭走,白公。公以為異,日遣婢輩投餌焉。蛛益馴,饑輒出依人,飽而後去。積年餘,公偶閱案牘,蛛忽來,伏幾下。疑其饑,方呼家人取餌;旋見兩蛇夾蛛臥,細裁如箸,蛛爪蜷腹縮,若不勝懼。轉瞬間,蛇暴長,粗如卵。大駭,欲走。巨霆大作,闔家震斃。移時,公蘇;夫人及婢仆擊死者七人。公病月餘,尋卒。公為人廉正愛民,柩發之日,民斂錢以送,哭聲滿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