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歐美生態倫理思想與中國傳統生態敘事

一、明清小說及民俗敘事中怪牛形象的外域印痕

字體:16+-

首先,是怪牛、神牛形象的虛實參半的想象,往往洋溢著濃鬱的異國情調。與產於水中的神馬相對應的,則是同樣與龍有緣分的神牛。金木散人《鼓掌絕塵》第十七回描寫,有一種火睛牛就出產在西番:“那個所在,專出海犀,海犀若與龍交,就生出這一種來。故雖形狀生得猙獰,從來不會傷人。其性最熱,皮可禦寒,膽最貴,人得了係在身邊,能驅諸邪,瘳百病。……隻為當初汴京有個曹容參將,出征西番,聞得此獸好處,遂帶了雌雄一對回來。那(哪)裏曉得雌的不受龍氣,生出來的就是水牛。”這是一個與水中出神馬傳說相映襯的模式。而寶馬出入於河中,則不僅是中國自漢代史書就載錄盛傳的,也是佛教的古遠傳說。有關專家早就指出:“古人常說良馬出於水中”,“應視為產於近水源的草地”。[1]

以牛作為心中的異獸模版來認知、想象和描繪,是明清小說中常見的營構積習。清代小說《聖朝鼎盛萬年青》(《乾隆巡幸江南記》)第四十三回描寫,海波國王在被平伏後上表稱臣,進貢該國土產山獸名曰“金鼇熊”,其身材“牛頭如鼠,有八尺長四尺高,金毛遍體,力大無窮”。這時山東舉子和廣東武舉因為前者爭路發生糾紛,陳宏謀就想得一計,命兩省舉子齊往教場,有能打勝金鼇熊者,爭回馬路。次日雙方來到教場,山東人姚文升出手不利,被金鼇熊咬死,眾人圍攻,“反被金鼇熊抓傷舉子無數,是時山東人皆逃走,無敢近前”;而廣東香山人趙虎眼快手疾,一拳打到金鼇熊尾骨,“登時四肢麻軟,喊叫如雷,趙虎乘勢擒上金鼇熊背,一手揪住鬃毛,雙足將他夾住,一手照頭亂拳捶下,問他肯服否?他覺古怪,竟曉人言一般,四足伏下,把頭亂叩,如服教一樣”[2]。於是馬路被官府裁斷為廣東人所用,別省不能爭奪。從這一母題的敘事中,也看出作者的傾向性和嶺南區域文化心理。這裏的“金鼇熊”又被稱作“金鼇犼”,其乃是如牛狀怪物與“犼”的結合體。後者《集韻》稱:“北方獸名,似犬,食人。”即華表上的蹲獸,實際上來自西域和印度,加上獅子、野牛等特征,演變成一種頭如牛身如鼠的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