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阿曆克斯·羅斯 著
莊加遜 編譯
1938年11月,恩斯特·克熱內克的晚期作品正在波士頓上演,觀眾對於黑暗色調、混亂旋律的反應似乎要比先前寬容了許多。一位名媛夫人轉身對同伴說:“現在歐洲的環境一定糟透了。”評論不經意間反映了如下事實:這些年來,此類型的音樂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和接受,並漸漸有了在音樂圈中的某種主導意味。20世紀的音樂創作有著“公告”的姿態:一個個危機時刻貫穿起一整部用音響成就的曆史文獻紀錄片。交響樂作品成為“強勢的侵略者”,而弦樂四重奏則躲進了“被隱藏的私人日記”。
若從曆史的角度來解讀,創作於蘇聯特定時期的音樂作品尤其脆弱,肖斯塔科維奇正是這樣一個被攻擊的對象。他最早將音樂作為對政權製度態度的表達來看待,並偷偷地把充滿選擇困惑、顛覆性的節目送到我們麵前。與此同時,他正毫不留情地允許自己的作品“政治化”。在過去的25年,整個俄羅斯以及附屬區域的音樂家們都在以如此相似的音調創作,一致的聲音勾勒著不幸黑暗帝國無止境的墮落形象。混亂與拚接、鄉愁與幻夢、冷嘲熱諷與恬靜安詳,勃列日涅夫時代的音樂堪稱午夜的偉大豐收,或許有一天這個傑出的終結時代將與馬勒的維也納,或者戰時的柏林、巴黎相提並論。曾給肖斯塔科維奇帶來災難人生的“政治體製”恐怕隨著時間的推移將對所謂的政治音樂家們漸漸喪失興趣,但作曲家們卻永遠不會放棄在他們的創作中投射對於社會的關注。
在蘇維埃末世紀眾多重要人物中,阿弗雷德·施尼特克很快便成為眾人皆知、最受矚目的名字。施尼特克,1934年出生於蘇聯,德國猶太血統,當今世界無可辯駁的一線作曲家,他的作品多次上演並被灌製成唱片(瑞典唱片品牌BIS當時已計劃錄製施尼特克作品全集,並已經發行了長達16小時的光盤)。在其國內,施尼特克幾乎是一種狂野的風潮時尚。他碰巧契合時下美國人的胃口,他們喜歡一些反複無常的藝術家:前一秒鍾尚在沉思,下一刻忽然又變得古怪滑稽起來。觀眾還樂於在作品中聽到一些有關“蘇聯之謎”的隱晦線索,在這一點上,施尼特克從來不曾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