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代閻立本《步輦圖》
此為初唐畫家閻立本的作品,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閻立本,雍州萬年人,今陝西臨潼人。唐太宗時任刑部侍郎,後官至右丞相。他擅長書畫,寫實功底深厚,作畫所取題材相當廣泛,宗教人物、肖像、車馬、山水皆擅長。《步輦圖》描繪的是鬆讚幹布派使臣祿東讚到長安城麵見唐太宗並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它是漢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誼的曆史見證。
《步輦圖》以畫麵中軸線為界把人物分成兩組,右一組唐太宗端坐步輦,由宮女們抬輦向前(圖1-7);左一組三個男子依次排開,穿紅袍的為典禮官,中間一人錦衣胡服,為祿東讚,最後穿白衣的是翻譯官,三個人在規矩中略顯拘謹。從色彩上講這幅畫描繪的是一個喜慶的場麵,按我國的習俗,喜慶場麵通常用紅色裝點,所以典禮官穿大紅袍,宮女身穿紅裙,所打的紅蓋,都襯托出一團祥和、喜氣洋洋的氣氛。全畫技巧成熟,線條勾勒細勁流暢,服飾、器物描繪精到,主要人物神情性格刻畫鮮活,得傳神之妙,色彩純淨明亮,幾個紅色塊交替形成鮮明的韻律。
圖1-7 唐 閻立本《步輦圖》(局部)
這裏要注意一個細節,實際抬步輦的宮女究竟有幾個人?一般看來有六個,一前一後,左右各兩個。但是其實左右兩側的四個宮女隻是起到保持步輦平衡的作用,步輦上絕大部分的重量都是由前後兩個宮女承受的。兩個單薄清瘦的宮女如何抬得起壯碩的唐太宗?這裏首先要了解我國古代繪畫創作遵循的原則,就是封建等級秩序。人物身份的尊卑等級在畫麵上必須要用大小加以區分,等級越高身形就要畫得越大,等級低身形就要畫得小。《步輦圖》中被處理得最大的是唐太宗,其次是三個臣子,宮女地位最低被刻畫得最弱小而且趨於類型化。兩個小宮女抬起唐太宗這不合理的事實畫家又是怎樣處理的呢?第一,他把眾多宮女布置在步輦周圍,複雜的人物穿插關係造成眾星捧月之勢,似乎所有宮女都在簇擁步輦;第二,在色彩上,唐太宗身穿的是赭黃袍,赭黃色屬於植物顏色,透明,視覺分量輕,而宮女們的衣裙是朱砂紅與白色相間,這兩種顏色是礦物色,厚重不透明,視覺分量重。因此在色彩上,唐太宗的視覺分量要輕於宮女群的分量。以上兩點並非化解了不合理的現實,而是創造視覺的合理,把觀眾的注意力引開,這是畫家給觀眾做的一個視覺魔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