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徐悲鴻《愚公移山》
這幅作品以西方素描造型為基礎,以中國畫線描染色為手段,有兼工帶寫的風格,是徐悲鴻以西方古典寫實繪畫改良中國畫藝術理念的體現。畫中人物從表情刻畫到筋骨肌肉的描寫傳神精到,此畫在中國傳統繪畫語言與西方寫實造型相結合方麵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愚公移山》畫麵渾厚,富有陽剛之氣,並傳遞出了一種緊張的狀態,這一點至今在中國畫裏仍是不多見的,繼承了中國畫“傳神寫照”的傳統。作品以挺健、飽滿的線條勾勒形體,用色分染人體凹凸結構,使人物體積感強烈,色彩微妙。無論勾線還是染色,都嚴格依照人體的生理結構,表現深刻,絕不草率,因此畫麵經得起推敲。另外,畫麵在表現大象、山石、竹林等事物時,技巧承襲傳統又有創新,顯得技法豐富靈活而又不喧賓奪主(圖7-10)。
圖7-10 徐悲鴻《愚公移山》
徐悲鴻從寫實主義繪畫角度和現實主義要求出發來觀察物象、觀察社會,與中國繪畫“外師造化”的優秀傳統相呼應。徐悲鴻說:“一個藝術工作者,在其生存之環境中體驗人生或會心造化,能真實表現出他所觀察所得於其作品上,無論其手法與作風之靈巧與笨拙,隻要是真實,都能會得到觀者心靈上的共鳴”,他正是對生活、對社會、對曆史用心體驗,表達自己的真情,才能妙造自然,也贏得了知音無數和人們的尊敬。
這件《愚公移山》,徐悲鴻一反千年法統,把**的人體形象引入中國畫,其膽識魄力令人稱道,也開拓了中國畫的表現領域。畫中開山的壯士,身強體健,挖山不止,是畫麵的主體。徐悲鴻塑造這樣充滿藝術張力的形象,是把關注點凝聚在了“人”的自身,去表現、去發掘、去謳歌,歌頌人身上蘊藏的不可遏製的生命力量和巨大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