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間剪紙
長期以來,民間美術一直生長在中華民族最初的藝術土壤之中。這片土壤滋養著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中華民族在這裏繁衍生息,創造美、歌頌美、追求美。
民間剪紙是中國民間美術最具代表性的形態之一,集中反映了人類最基本的審美觀念和精神追求。
1.民間剪紙概述
民間剪紙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和對生活、對美的追求中提煉出來的藝術形式。由於民間剪紙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相對簡單、普遍,因此民間剪紙能夠範圍很廣地在中華大地普及。可以說,它的普及性是其他藝術形式無法比擬的。民間剪紙的技法多樣,如剪紙、刻紙、撕紙、燒燙、拚紙、襯色、染色、勾描等。從技法上來說,剪紙通過正負形的襯托,在紙上鏤空剪刻,使其呈現出所要表達的形象。
目前,中國除少數地區無民間剪紙的廣泛流傳,其餘大部分地區,無論漢族還是少數民族地區,均有民間剪紙的流傳。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是通過典型的地域性文化體現的。因此,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民間剪紙呈現出鮮明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構成了民間剪紙豐富多彩的生命力,保持了民間剪紙自成體係的文化基因。
2.民間剪紙的曆史淵源
民間剪紙的曆史悠久,所采用的正負形標記的藝術手法在原始社會時期的原始彩陶、商代的青銅器、鏤花夔鳳金箔片、漢畫像石藝術中已經被廣泛采用,充分說明在以紙為主體材料未形成之前,鏤空的藝術手法已經發展成熟,並且創造出輝煌的成就,為剪紙藝術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從“剪桐封弟”[1]的故事中可以找到中國民間剪紙的曆史痕跡。
剪紙藝術的確切產生時間固然是在紙產生以後,中國出現紙是在公元2世紀的西漢時期。紙的性能更符合勞動者對藝術追求的需要,因此,剪紙藝術隨之產生。眾所周知,紙製品是極難保存的,尤其是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所以,至今保存下來的剪紙實物並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