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石器時代青海大通縣舞蹈彩陶盆
1.時代背景
青海大通縣舞蹈彩陶盆屬於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彩陶文化也叫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發現而得名,距今約6000多年。出土的器物中包括玉器、骨器、石器和陶器,尤以彩陶最為突出,因此,仰韶文化一般也被稱為彩陶文化。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黃河中上遊地區。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發展的一種地方類型,出現於距今57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曆經了三千多年的發展,有馬家窯、半山、馬廠等類型。主要分布於黃河上遊地區、甘肅以及青海境內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帶。
中原地區仰韶文化的彩陶衰落以後,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又延續發展了數百年,將彩陶文化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馬家窯文化以彩陶器為代表,器型豐富,圖案絢麗,富於變化。馬家窯文化彩陶是世界彩陶發展史上無與倫比的奇觀,是人類遠古先民創造的最燦爛的文化,是彩陶藝術發展的頂峰。它不僅是工業文明、農業文明的源頭,同時也是中國文化藝術的起源,其神奇輝煌的藝術魅力至今還在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2.作品介紹
1973年,考古學家在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的一座馬家窯類型墓葬中發掘出一個舞蹈彩陶盆,它為我們展示了大約5000年前舞蹈藝術的直觀形象。舞蹈紋彩陶盆現藏於中國曆史博物館,泥質紅陶,高14厘米,口徑29厘米,陶盆大口微斂,卷唇鼓腹,下腹收束,小平底。口沿和外壁上部采用了一些簡單的線條裝飾,作為主要裝飾的舞蹈紋畫在內壁上部。陶盆的內壁上繪四圈平行帶紋,平行帶紋至口沿間,舞蹈紋共分三組,每組均有5人。人物頭上有辮狀飾物,下身有尾飾,手拉著手,踏歌而舞,舞蹈者的形象以單色平塗的手法繪成,造型極其簡練明快。人物頭飾與尾飾分別向左右方向飄起,增添了舞蹈的動感。每組兩邊的舞蹈者外側手臂均畫上兩根線條,似柳枝迎風飄動,抑或表示手臂快速擺動的樣子。舞蹈圖不僅巧妙地反映出原始人的舞樂活動,也是直接而完整地表現人物活動最早的繪畫作品之一(圖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