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始皇陵兵馬俑
1.時代背景
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製國家。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采納李斯的建議,廢除分封製,改行郡縣製。地方行政機構分郡、縣兩級。郡縣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秦始皇下令統一和簡化文字,對我國古代文字發展、演變做了一次大的文字改革,這對我國文化的發展具有重大推進作用。秦始皇以原秦國的度、量、衡為單位標準,淘汰與此不合的製度。在田製上,秦王朝規定6尺(合今230厘米)為一步,240步為一畝,這一畝製以後沿用千年而不變。戰國時期,各國車輛形製不一。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定車寬以六尺為製,一車可通行全國。在端正風俗、建立起統一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範方麵,秦王朝也給予了相當的重視。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重視以法治國,秦始皇繼承了這個傳統,十分推崇法家人物韓非。秦始皇雖專製,認為“朕即天下”,但秦代仍是依法治國。後世儒家倡導人治,治國不依法,由君主一言而決。秦始皇首創驛站製度,並修驛道,為龐大帝國的政令通達以及由此而來的郡縣製皇權國家奠定了基礎。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國為之後近1700年的中國在政治製度上領先於西方奠定了基礎,所謂“漢承秦製”“自秦以來,其製未變”“百代猶行秦法政”。
兵馬俑即創作於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據《史記》載:秦始皇13歲即位時就沿驪山營建陵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繼續驅使全國各地70萬人修築他的陵墓,曆時長達36年。墓內窮奢極侈,“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2.作品介紹
秦始皇兵馬俑為秦始皇陵的陪葬俑坑,再現了秦始皇時期軍隊的強大陣容。在陝西秦始皇陵東側5千米處,有世界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它是在秦兵馬俑一號坑原址上修建而成的。這些兵馬俑氣勢磅礴、威武雄壯,形象地重現了秦始皇威震天下、統一六國的雄偉軍容。一號坑的兵馬俑,排列有序,共同形成一個麵向東方的長方形軍陣。東端為三橫列麵朝東的武士俑,每列70個,似為軍陣前鋒。隨後是步兵與戰車相間的38路縱隊,每路長約180米,似為軍陣主體。主體其他三側各有一列麵向南、北、西的武士,似是側翼衛隊。他們組織嚴密,隊伍整肅,給人以一種森嚴壁壘的威勢。二號坑是一支完整的攻擊型精銳兵團,其排列是古人兵法上的“陣”,它的作用是衝擊、包抄和追殺。其軍陣左前方是一支弩兵,呈“回”字形排列,立射俑環繞其外,跪射俑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