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雕塑藝術是中國社會生活的反映。在悠久的曆史進程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許多精美的雕塑藝術作品。中國的雕塑藝術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因此發展的規律也大有不同,如中國商周時期的銅器製造和裝飾雕刻,為後代所不及。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為其時代特有的美術作品,在題材上充分反映了當時的現實生活。唐宋各代的雕塑品,雖然超過了漢代,作品卻不如漢畫像石那樣充分反映現實。明代的手工業、商業各方麵較唐宋有所提高,但明代的雕塑品很少能如宋代充分地表現出每個作品的特征。
中國原始時期的雕塑藝術,大致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四千年以前。最初的雕塑可以從原始社會的石器和陶器算起,造型多樣的陶器,為中國雕塑的多向性發展奠定了基礎。
與原始陶塑的性質一樣,夏、商、周時代的青銅器也並非實際意義上的雕塑。從形式上大致可以將青銅器的雕塑因素分為以下幾種:第一是以動物形象為主題造型的青銅器,如安陽婦好墓出土的鴞尊;第二是青銅器表麵的裝飾,常見的有浮雕、圓雕、透雕等形式,如湖南寧鄉出土的四羊方尊;第三是相對獨立的青銅造像,這些青銅器雖在性質上仍屬工藝品,但已初步具備了雕塑藝術的屬性。
在整個雕塑史中,秦代雖然隻占據著短短的十五年,但是兵馬俑的出現,就足以改變中國雕塑史,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型陶兵馬俑和銅車馬。秦代承襲了春秋戰國的樸實風格,作品趨於寫實,總體雕塑風格比較恢宏,強調力度和氣勢。
漢代是中國封建社會中最具魄力的一個時期,一直在盛衰變化中持續了四百餘年。我們可以從現存的雕塑清楚地看到漢風氣勢,如西漢霍去病墓,至今還存有一批傑出的石雕藝術作品。
漢代也出現了大量的陶俑陪葬。這一時代的冥器雕塑在題材上更為廣泛,為了使死者在陰間依然能享受生前的富貴生活,墓葬中開始大量出現陶製的糧倉、豬圈、鍋灶、房屋以及雞、鴨、狗、豬等充滿了生活情趣的事物。西漢的工藝裝飾性雕塑也十分發達,玉雕、銅鏡等都是代表性的工藝品。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不再滿足於僅僅實用,而是趨向於把生活用品製作得更加藝術化,比如當時的銅油燈是常見的一種生活用品,最為著名的是出土於河北滿城的“長信宮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