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學科領域,國內外關於身份認同問題的研究基本可以歸納為幾類:[1]第一,國際政治學領域關於民族國家及政黨身份的認同。第二,文學領域基於後殖民主義及文化研究關於文化身份的認同。第三,哲學領域關於主體和認同的研究。第四,社會學領域關於性別、種族、階級、亞文化群體等少數群體的認同及消費認同研究。第五,人類學領域關於族裔身份的認同。第六,教育學領域關於認同的研究。但顯見的是,從大眾傳播媒介角度進行有關身份認同的研究卻不是很多,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網絡新媒體等的傳播與身份認同的問題研究。關於大眾傳播媒介與身份認同研究,技術批判學派主要探討信息時代的網絡社會與身份認同問題,文化研究學派的重點在媒介文化和身份政治認同層麵。總體而言,關於媒介與身份認同的批評研究多數集中於將媒介作為身份認同的影響途徑,從而探究媒介與身份認同的內在關係問題。媒介批評理論就媒介與民族身份、文化身份、政治身份、性別、族群等內在關係做出闡釋。
一、媒介與民族認同
民族國家在20世紀是一個支配性的概念,盡管現代社會人們早已熟悉這樣的概念並習以為常,但民族國家卻是近代曆史的產物,它同時也有社會建構的特性。民族國家的形成與媒介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即民族身份認同的產生與媒介有直接的聯係。
(一)作為民族身份認同的語言媒介
語言的形成為早期意義上的“民族”概念的形成提供了關鍵性的可能,語言在民族認同的形成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早期人類社會受生產力水平低下等的限製,人類氏族社會在一個狹小的區域不得不供養較多的族人,為了種族的生存與繁衍,部落必須分化,於是種數不多的原始語言開始不斷分化出眾多的語言分支,氏族部落的分離導致了語言的分化現象。當人類的語言分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物質交往和精神交往的擴大以及區域性、世界性的交往的形成,人類語言逐漸又呈現出融合的趨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