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與接受理論是文學批評理論的重要構成,研究重點主要基於文學領域。其理論核心在於從讀者理解與接受的角度探究文學作品的意義,從而使得文學研究從“作者中心”轉向“讀者中心”。就媒介批評的受眾研究看,讀者接受理論也可作為受眾研究的理論基礎。媒介批評理論中的所謂受眾與接受理論,就是把受眾置於整個傳播活動過程的“主體”地位,由此,傳播的主體存在是接受傳播信息的受眾,而傳播的意義存在於受眾對其所傳之物的“理解”,受眾是居於主導地位的“積極存在”。就對讀者地位的理解而言,接受理論對媒介批評的“積極的受眾”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一、接受理論的興起和發展
最初,受眾與接受理論是在文藝批評領域得以建立和應用的。在西方20世紀的文藝批評理論中,接受理論是更為寬泛的讀者反映批評理論的構成之一。讀者反映批評出於美國文學批判理論,通常指所有以讀者為中心的文學理論與批評理論,包括的範圍很廣泛,如現象學意識批評、解釋學批評、結構主義、解構主義和接受理論等。
接受理論又稱為接受美學,它不僅是一種文學理論,也是一種美學理論。興起於20世紀60年代後期並於70年代達到高峰,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國的堯斯和伊瑟爾等學者。其理論發展的背景,是受到伽達默爾的解釋學理論的影響,他們的研究更強調文學接受的曆史性。隨著解釋學的興起,傳統西方美學所探究的問題,如美的本質和藝術的本質等核心問題被懸置,美學研究開始轉向以審美觀賞經驗為中心的研究。基於審美經驗的文學以及藝術和美學研究,則更關注讀者及接受者在文學和藝術中的曆史地位和現實意義。接受美學在現象學和解釋學理論的基礎上,建立了以讀者的審美經驗為中心的美學,直至後期走向唯讀者導向的後現代主義美學。基於對現象學美學和解釋學美學的借鑒、接受和運用,接受美學最終實現對作者主體的完全“放逐”,實現讀者主體的最終“崛起”,這樣,受眾與接受理論得以全麵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