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主義是20世紀中葉出現的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後現代主義引發了哲學、社會學、神學、教育學、美學、文學等領域經久不息的論爭,當代世界許多重要思想家都卷入了對後現代主義精神的理論闡釋和關注。後現代主義所具有的懷疑精神和反文化姿態以及對傳統的否定態度和價值解構的策略,使得它成為一種“極端”的理論,使其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以徹底虛無主義的否定方式表現出來。[1]當然,對於後現代主義的影響,在批判的立場上吸取其有益方麵,借以觀察和批評大眾媒介對社會文化的影響關係,從而推進和發展媒介批評的理論研究。
一、後現代主義的源起與發展
對於後現代主義的問題,必不可少地需要講到現代性的問題,因為後現代主義的一個重要的存在基礎便是對現代性的批判,現代性的問題也因為後現代思潮的批判而愈加凸顯。
由啟蒙運動肇始的現代性在學者中間也有著不同的概念界說。吉登斯將現代性視為現代社會或工業文明的縮略語,它包括從世界觀(對人與世界的關係的態度)、經濟製度(工業生產與市場經濟)到政治製度(民族國家和民主)的一套架構。哈貝馬斯把現代性視為一項“未完成的設計”,它旨在用新的模式和標準來取代中世紀已經分崩離析的模式和標準,來建構一種新的社會知識和時代。福柯將現代性理解為“一種態度”,而不是一個曆史時期,不是一個時間概念;對於福柯來說,現代性從根本上意味著一種批判的精神。[2]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不論是吉登斯、哈貝馬斯還是福柯,最終都走向了後現代主義,現代性的界定是作為後現代性的對立麵而成立的,由此可以看出二者之間的關係。現代性作為先於後現代性的思潮,在後現代性的批判與挑戰之下慢慢建構起自己的概念。因此,後現代性作為其對立麵,其概念界定的爭議在所難免。由此,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界定問題以及後現代性是否真正地存在過,也一直是學界有爭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