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精神的維度:朝戈、丁方畫展”以及由《文藝研究》編輯部組織的包括畫家、評論家和理論家在內的研討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理解關於藝術作品的解釋的意圖主義和反意圖主義爭論的案例。兩位當代中國傑出的青年畫家朝戈和丁方,不僅向我們展示了他們近期創作的作品,而且以文字和談話的形式解釋了他們創作這些作品的意圖和作品的意義。這次活動本身就是當代中國美學與藝術的一個重要事件。至少從美學方麵來說,它暗示對藝術作品的判斷和評價將轉向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和解釋。判斷和評價往往是單方麵的,理解和解釋則可以是雙方麵甚至是多方麵的。這次事件是一個針對作品理解的涉及藝術家、評論家和理論家三方麵的對話和交流的極好例子。
在關於作品的意義問題上,作者本人的解釋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尤其在出現解釋歧義的時候更是如此。以往的藝術批評總是把作者的意圖當作事實來看待,執著於對作者的意圖做考古學的發掘。人們堅信:一旦找到了作者自己的解釋,所有關於作品意義的爭論就可以罷休。但是,意外的是,朝戈和丁方的解釋,無論是口頭的還是書麵的,並沒有終止我們關於其作品意義的爭論。這並不是因為他們的解釋不夠清楚。事實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已經達到了令人羨慕的高度。根本性的問題在於:在關於作品意義的問題上,作者的解釋不僅是一個事實問題,而且是一個哲學問題。
毋庸置疑,作者在有關其作品的諸多信息的解釋上具有絕對權威,比如,作品的完成時間、地點、方式、材料,乃至作者希望表達的意圖等。這些信息盡管對於我們理解作品的意義相當重要,但它們並不能決定作品的意義。在人類生活的許多方麵,行為者的意圖決定了其行為乃至行為結果的意義,但唯獨藝術領域是個例外。原因很簡單:藝術家的意圖隻能由藝術來實現,離開藝術的藝術意圖甚至是不可思議的。朝戈和丁方作為畫家的意圖隻能由他們的繪畫來實現,是否存在離開他們的繪畫語言的繪畫意圖是值得懷疑的;即使存在可以離開繪畫的繪畫意圖,它是否可以由除了繪畫之外的手段來實現也是值得懷疑的。更重要的是,在藝術創作活動中,藝術家的意圖往往連他自己也不清楚。比爾茲利(M.Beardsley)通過考察各種藝術創造活動發現,盡管藝術創造中明顯有藝術家的控製,但這種控製絕不是來自對目標的明確意識。藝術家的創造不像士兵的射擊,這裏沒有像靶心那樣明確無誤的目標和如何命中目標的規則。換句話說,真正的藝術創作,如果說意圖不是完全沒有的話,至少是相當不明確的。比爾茲利甚至主張是作品而不是作家在創造,換句話說,隻有順應作品的客觀必然性而不是聽任藝術家的主觀任意性才是真正的藝術創造。如果藝術創作本來就沒有明確的意圖,那麽就不可能有關於意圖的權威言說。藝術作品一旦創作出來之後,它就成了一個等待解釋的對象,作者本人的解釋也許在其他許多方麵具有優勢,但就作品的審美意義而言,它與讀者的解釋是平等的。這就是為什麽我們即使了解了作者的意圖,仍然可以爭論作品意義的原因。如果有見解的讀者能夠從作品中看出連作者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意義,這也沒有什麽可大驚小怪的。從解釋學的角度來看,藝術作品的意義不是存在於藝術家的心裏,而是存在於關於作品的解釋的曆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