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除了要求語音標準之外,還要注意詞匯的規範運用。詞匯也是普通話很重要的要素之一,如果隻注意語音標準而忽視普通話詞匯的規範運用的話,也會引起交際障礙。在普通話測試中,如果詞匯使用不規範會扣分,從而影響普通話等級的成績。作為教師,在運用普通話教學時,更要注意詞匯的規範性,能否使用正確、規範的普通話詞匯是衡量教師素質的標準之一。
一、正確運用普通話詞匯應注意的問題
(一)用詞注意規範
在口語交際以及教學中,使用詞語時應該有規範意識,避免用錯普通話已有的詞語或生造詞語,注意用詞的規範化。用錯普通話已有詞語指的是用詞不恰當、詞義誤解誤用、成語誤用等。生造詞語,主要包括生搬硬套詞語(如,仿照“日本料理”,而生造“廣州料理”)、隨意編造縮略語(如,把“大學教育”縮略為“大教”)、隨意用諧音肢解成語(如“默默無蚊”“鱉來無恙”)等。另外,現在的年輕人還要注意,在正式場合不要隨意使用沒被普通話吸收的網絡用語。
(二)避免使用方言詞語
普通話與方言的差異雖然主要表現在語音方麵,但詞匯方麵的差異也是顯而易見的,特別是廣東地區三大方言與普通話詞匯的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由於方言區的人對自己方言詞匯比較熟悉,對於相關概念的表達,往往不自覺地選擇方言詞語,從而影響與其他方言區人的溝通,這也是普通話不標準的表現。例如,廣州人喜歡把“五分鍾”說成“一個字”,一刻鍾就是“三個字”,這樣使得初來廣東的外省人不解其意。
二、普通話和廣東方言的詞匯差異
(一)詞義相同,詞形不同
即相同的概念,普通話與方言的表達形式不同。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