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道來的口氣
音樂是種欲說不能的感覺,在細微體貼的動態麵前,平日嫻熟的語言,一時拙嘴結舌無以相對。一次隨意向朋友推薦伯恩斯坦(Bernstein)的“諾頓講座”(Norton Lecture)[1],沒想幾天之後,再見他們的時候,竟遭到一場強烈非議。朋友首先反感伯恩斯坦對貝多芬降E大調Op.31 No.3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形象化的述說,其中一位哲學家朋友,更對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的語言學理論不懈攻擊。我一邊為自己不意觸動蜂窩懊悔,一邊私下為伯恩斯坦和喬姆斯基叫苦。
音樂是種特殊的語言。它和我們熟悉的任何語言都不同,沒有具體的詞典可以查對,一般聽眾也不會在個別的音符裏麵糾纏字義。因為沒有普通語言表詞達意的枷鎖,所以可以自由自在、無牽無掛。音樂單刀直入,直接攪動我們的身心情懷。它正一句,反一句,攪腸搗肺翻來覆去。它說這說那,不厭其煩涓涓道來,把一句話,甚至一個字,用各種口氣語態,各種方位角度,甚至加上氣息感觸,在空氣裏麵滲透蔓延、馳騁浸染。音樂對著一人悄悄耳語,它是獨角戲的唯一,沒有背景,沒有情節,沒有說話對象,直接鑽進你的身體私情蜜意。它連著你的肉體,就著你的心悸,和著你的脈搏跳舞,它擁著你的細微,揪著你的心緒,帶著你的精神去飛翔。音樂自言自語的私情不容交流,聽的人不免私下竊竊,想和旁人分享,結果總是瞠目結舌欲言無語。
然而,音樂骨子裏麵又是精確無誤的數字,內在的結構關係可以用機械來證明,讓數據程序來處理,音樂數理之冷漠,情感昏厥,心緒不及。在電腦上,眼看聲音被如此無情分化解析,我都不知音樂究竟是個什麽東西。音樂的感性與理性之間,決然相反的兩極衝突,是音樂的不可思議,也是音樂內涵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