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退”的勳伯格,這似乎是個奇怪的開題,然而是個並不奇特的命題。盡管熱衷於古典風格,但我不是古典風格的忠實信徒。我是巴赫和他以前文藝複興音樂的隨從,也是勳伯格和他之後音樂的同夥。我的社會和藝術觀念常以批判為先,總對西方啟蒙時代和工業革命耿耿於懷。我老師傑基·溫澤(Jackie Winsor)把西方文藝複興看成視覺藝術的歧路和倒退,我很可以理解她的尖刻和角度,因為我對啟蒙運動和工業革命持有相應的刻薄,所謂:“神話已被啟蒙,覺醒倒轉成為神秘之幻”[1],盡管啟蒙運動是曆史現實之必需,而且我們都是幾百年來受益的後代。也許正是因為其曆史性質之重要,今天才有必要反思,也算我們受益的子孫不得不付的代價。
啟蒙運動大約從1650年始,斷斷續續曆經百年,影響之深普及之廣,曆來少有。啟蒙運動從歐洲本土波及美國大陸,不但有哲人文人藝人,更有改朝換代的政治人物[2]。
笛卡兒的名句“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把個別意誌放在包括自己的存在之上,以我思故我在為中心的定點透視,主觀所有他在的自然,這種個人中心的自信,和君主統一的政治環境,伴隨工業革命器物的能量,加上古典風格調性中心的音樂織體以及奏鳴曲式——我這跳躍的胡思亂想似乎毫無內在關係,但是仔細一想,都是啟蒙運動異曲同工的傑作。事實上,這種否定傳統迷信的科學態度,也有可能掉進迷信科學本身的危險。古典風格是主觀的中心控製,是人對人、主體對主體的音樂。巴赫以前的音樂是人與神的對話,如果能把具體神祇的麵具去掉,那就是主觀的人相對無限客體的狀態,尤其是文藝複興和巴赫晚期的音樂。
古爾德並非強詞奪理,他把巴赫和勳伯格、貝爾格、威伯恩放在一起討論,把無調性音樂和複調攪在一處不是偶然。文藝複興繼承下來的複調音樂形式,不是僅僅複合層次的音樂織體,至少在我看來,也是多元思維藝術心態和社會文化環境的模式。人類文明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讓我們能力遠遠超越自然人性的尺度。從赤手空拳的動物到工具的使用,從中世紀單薄的城牆到文藝複興堅固的堡壘,從原始人手中的投標到今天的原子武器,從人類分散的個別群體到中心集權的超級大國集團,我們所謂的文明曆史似乎就是並吞個別的能力日益強大,中心集權的模式在勢所趨。從中世紀和文藝複興,到20世紀初的西方曆史就是這場趨勢的一個段落,由多元的複調音樂形式,到主調音樂以及最終音樂形式的支離破碎,藝術形態的演變,多少折射社會政治結構和文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