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播出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該片一經播出,迅速在網上走紅,被稱為“網絡”紀錄片。該片主要講述的是故宮博物院青銅、鍾表、陶瓷、木器、書畫等國寶級文物修複師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狀況。2017年1月,該片被中國廣播電視聯合會紀錄片工作委員會、《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等聯合評為2016年度中國10大最具影響力的紀錄片之一。該片成功的原因之一在於,巧妙地運用豐富的敘事策略,將“文物修複”作為整體敘事基點,紀實性地展現了故宮文物修複師們對文物的修複過程,把看似深奧和枯燥的題材講述得簡單明了。
一、貼近生活,流暢敘事
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也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因此,無論是建築還是各種珍貴文物甚至故宮文物修複工作本身,都帶有特殊性和罕見性的特質。但是,《我在故宮修文物》在敘事時,卻沒有刻意強調故宮文物修複工作的離奇非凡、意義重大等宏大話題,而是始終運用平易舒緩的敘述口吻和親近淡然的影像表現方式,來展示故宮文物修複的過程以及修複師們日常的生活狀態。該片以給文物“治病”的理念為敘事架構,將文物修複工作者們的生活和工作情形真實地呈現在觀眾麵前,將原本晦澀難懂的專業修複工作用“打比方”的日常性敘事進行了巧妙的轉換。[10]反觀其他與故宮有關的紀錄片,采用的基本都是灌輸性敘事手法,主觀性較強。該片采用接地氣的引導性敘事方式,避免了純粹專業介紹的枯燥和深奧,在奠定日常敘事基調後,隨即展開對於文物修複背後一些曆史及人物故事的深層敘述,使文物修複師們日常的生活狀態和文物修複過程中的文化和技藝傳承得以全麵而生動地呈現。
在影片中,無論是青銅器修複師王有亮講述自己早年跟隨父輩從事文物修複工作的情節,還是他幫朋友移植棗樹的情景,從他滄桑的口吻和滿含故事的眼神中,觀眾可以充分感受他複雜的心情。同樣滲透著質樸生活氣息的,還有修複師謝揚帆、屈峰等齊心協力在木器組門外樹上打杏子的場景。影片通過這些生活化場景的展示,讓觀眾看到在貌似威嚴、肅靜的深牆之內,由於這些年齡各異的男女修複師們的存在,故宮有著與外部世界一樣的、生機盎然的一麵。這些細節的刻畫和表現,有效地融合了艱深的專業敘事與生動的生活敘事,敘事主體沒有被刻板成見的符號所固化,更沒有因為主題的宏大而丟失細節,而是在二者的共融裏,彰顯了濃濃的人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