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Ⅰ》在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和綜合頻道同步播出,引發極大轟動效應。該片的成功除了以“美食”為紐帶,在大眾文化和節目品位之間找到契合點外,更重要的是對主題的深度開掘,對情感的細膩傳達,對畫麵的精致追求,對敘事風格的準確把握。對於紀錄片來說,意義的產生源於敘事的話語,或者說敘事的過程決定著意義的傳播效果。[5]這裏將重點分析該片在敘事之中表現出的文本特征。
一、板塊化的結構安排
《舌尖上的中國Ⅰ》沒有習慣性地按照東西南北風味,或者是八大菜係,或者是朝代變遷,或者是酸甜苦辣鹹來簡單分集和歸納素材。這樣的分類,收集資料和拍攝雖然都更簡單易行,但是與普通民眾的聯係感不夠。
中央電視台拍攝該片前的設想是采用傳統的講述方式,按照“柴米油鹽醬醋茶”來拍攝7集。執行總導演任長箴認為,這樣的選題應該從個案講起,講普通人的故事,所以最終修改為“食材”“主食”“轉化”“醃製”“烹飪”“五味”“生態”7個子主題,影片7集的名稱分別為《自然的饋贈》《主食的故事》《轉化的靈感》《時間的味道》《廚房的秘密》《五味的調和》《我們的田野》。
該片每個主題各有深度,每一集各有特色和側重,呈現的是一種互為補充卻不簡單累加的關係。這樣的板塊化敘事結構使得該片沒有落入麵麵俱到、雍容繁複的俗套,而是顯得敘述有力、詳略得當、主旨清晰。
二、碎片化的敘事策略
中國地域遼闊、多民族融合的特點造就了各地美食文化的多樣性。為了將各地特色美食在影片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現,《舌尖上的中國Ⅰ》采用了“碎片化”敘事策略,截取某個地區、某些人、某種食材、某些美食作為敘述對象,所有關於食物的展示和講述都是通過片段性的故事來展現的。該片將這些看似隨機,實際上精心選擇的“碎片”創意性地結合起來,使不同的故事與食物按照類別橫向組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