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紀錄片創作教程

第一節 紀錄片解說詞功能討論

字體:16+-

在觀賞紀錄片時,有時候觀眾會發現某些紀錄片的解說詞從始至終幾乎沒有停止過,有時候觀眾又會發現某些紀錄片的解說詞會發生大的停頓,有時候觀眾還會發現某些紀錄片沒有解說詞。這表明,在不同類型的紀錄片中,解說詞的地位有很大不同。

一、紀錄片發展史上解說詞地位的變遷

從紀錄片發展史來看,由於早期錄音技術不成熟,20世紀30年代以前的紀錄片並沒有解說詞這個說法。例如,美國紀錄片大師羅伯特·弗拉哈迪執導的紀錄片《北方的納努克》,當需要向觀眾傳達必要的背景信息時,就會出現一些字幕。

1934年,英國紀錄片大師約翰·格裏爾遜領導的紀錄片小組中,有一位名叫巴錫爾·瑞特的導演。他執導的紀錄片《錫蘭之歌》中首次出現了解說詞,選配的是英國文學家羅伯特·納克斯於1680年所寫的遊記文章,其中有這麽一段:

“農業是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地方。最能幹的男人從事耕作,為自己勞動不論是在家裏或是在田間不被看作是不光彩的事,倘若受雇於人則被視為奇恥大辱,這裏幾乎沒有這樣做的。他們手腳麻利,身體靈便,心靈手巧。他們的生活必需品除了鐵製品外,都是自給自足,甚至每家的房子也幾乎都由自己來建。”

美國電影史學家埃裏克·巴爾諾認為,解說詞在這部紀錄片中的出現,一方麵為錫蘭無與倫比的美景錦上添花,另一方麵突出了錫蘭文化的曆史悠久。[1]據考證,這是紀錄片發展史上最早出現的解說詞。

解說詞真正在紀錄片中發揮出強大的威力是在20世紀40年代。1942年,紀錄片《我們為何而戰》在美國公映。這部由美國導演弗蘭克·卡普拉執導的紀錄片,集合了弗拉哈迪、伊文思等多位大師級人物。他們在搜集大量影像素材的基礎上進行了部分實地拍攝,最後剪輯匯編成這部影片。加上邏輯嚴密、感染力強的解說詞,這部影片成為鼓動美國士兵與法西斯展開決戰的極其重要的宣傳品。這部影片共有8集,其中第2集《納粹的進攻》中有這樣一段解說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