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紀錄片創作教程

第一節 紀錄片哲學理念

字體:16+-

從紀錄片發展史來看,紀錄片這種影視藝術類型自產生以來,出現了很多流派。在創作思想層麵,某些流派之間曾經發生過激烈交鋒。這些創作思想層麵的交鋒實際上是對紀錄片某些辯證關係的不同認識。

一、紀錄片真實與紀實

(一)真實與紀實關係問題的起源

1922年,美國紀錄片大師羅伯特·弗拉哈迪執導的紀錄片《北方的納努克》公映。該片後來引發很大爭議,主要是因為其中出現了很多“非真實”情節,如納努克和他的同伴們使用魚叉圍獵海象,以及納努克搭建冰屋並和家人在裏麵住宿。有熟悉因紐特人當時生活的觀眾指出這些情節不真實,原因是當時因紐特人已經在使用獵槍捕獵,也不會住在冰屋裏麵,而是已經住在用木材建造的小房子裏麵。弗拉哈迪後來承認了這些情節確實不是因紐特人當時的生活方式。但是,他指出這些情節中的場景是納努克的父輩們經曆過的,他是為了反映因紐特人的傳統生活方式而不得不采用了“重演”的方法。弗拉哈迪的回答並沒有說服人們。紀錄片創作中是否必須保證每個鏡頭在拍攝時都客觀存在的爭論就此出現。

20世紀50年代,法國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讚提出“攝影影像本體論”,其核心命題是影像與被攝物體的同一。“外部世界的影像第一次按照嚴格的決定論自動生成,無須人加以幹預參與創造,攝影師的個性隻是在選擇拍攝對象、確定拍攝角度和解釋現象時表現出來;這種個性在最終的作品中無論表露得多麽明顯,它與畫家表現在繪畫中的個性也不能相提並論。一切藝術都以人的參與為基礎,唯獨在攝影中,我們享有不讓人介入的特權。照片作為‘自然’現象作用於我們的感官,它猶如蘭卉或宛若雪花,而鮮花與冰雪的美離不開植物或大地的本源。”[1]後來,在他的觀點的基礎上,演化出了電影紀實主義美學理論。隨著紀錄片創作思潮的發展,紀錄片創作中是否必須保證每個鏡頭在拍攝時都客觀存在的爭論,演變為紀實是否為體現紀錄片真實的唯一途徑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