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及時行樂:音樂生態綜觀解讀

簡文彬的終極任務

字體:16+-

過去十年來,隨著主事者的改朝換代,台灣交響樂團曆經數種定位,不管是適宜的還是不適宜的,變動早已成為常態,由於政策的不連續性和無定性,團內的氛圍自然以消極取代積極。2月13日文化主管部門公布新人事安排,8月起由旅德指揮簡文彬出任藝術顧問。

由簡文彬出任藝術顧問,是令人欣喜且期待的,過去三年在現任藝術顧問水藍的引領下,團員對音樂的熱情逐漸回溫,舞台上時而可見自信,逐步在正軌上行走的樂團,下一步需要的是更穩定的發展目標和清楚定位,能夠勝任如此任務的已非一位單純的首席指揮、音樂總監,而是一位舵手,因為曆經這幾年的波動,台灣交響樂團不僅在藝術上,在行政製度和組織架構上急需專業檢視並進行有效調整。

目前擔任德國杜塞朵夫萊茵歌劇院駐團指揮的簡文彬,2001年至2007年以音樂總監身份帶領NSO開創樂團展翅飛翔的時代,一路披荊斬棘開創新局,期間更曆經樂團轉製脫離黑機關。這些經驗,不僅是簡文彬未來形塑台灣交響樂團的經驗累積,相信也是力邀簡文彬的重要理由。

1945年成立的台灣交響樂團是台灣成立最早的樂團,其官網簡介上自信寫著以下文字,“在台灣古典音樂的發展過程中,台灣交響樂團一直扮演著極為重要的關鍵性角色。自創團以來,台灣交響樂團邀請優秀音樂家參與演出,開啟國人欣賞古典音樂的風氣;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台灣交響樂團紮根教育,全方位培育古典音樂教師種子,對於台灣古典音樂的普及,厥功至偉。雖幾經更迭……以擴大台灣古典音樂美學視野,提升台灣古典音樂演奏與欣賞水平為目標,並期許推動創新,深化並轉化台灣之美”。此番回顧過往之語,可謂字字珠璣,如此意念要如何再次啟動,進一步賦予其現代意義而非淪為華而不實的宣傳口號,是樂團麵臨的自我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