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這個人看作是一個批評家,那他無疑是給批評增了色的。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他“中和”了當今批評的顏色,改善了現今批評的生態—他給一片灰蒙蒙的顏色上帶來了一彎金黃或者一抹新綠,給一片修剪整齊的草坪或莊稼帶來了一叢叢生機葳蕤的叢林灌木甚至雜草。
這樣說有得罪一大片的危險,但這是實話。讀李敬澤的文字,我感到他使很多人正使用的一套文體和專業化的“話語”顯得黯然無光—當然首先是使我自己。對我個人來說,敬澤的文字不僅促使我狐疑於自己一直信任和使用的一套家夥兒,而且完全有使我重新考慮“批評”之意義與性質的分量,使我對什麽是批評,批評又是什麽的基礎問題產生了疑惑。
界臨的文體或出格的麵孔
首先我要談的是他的批評文體。這似乎有點本末倒置,但問題的提出確實應從這裏開始,事實也是文體這樣的“形式”決定了方法和內容。他的批評活動與“常規”不同,說其文字是“文學批評”有時未免是勉強的—但這是按照時下的標準,我們查遍魯迅全集也找不到一篇按照今天的標準看是屬於“常規”的批評文字,沒有一篇是附了“參考文獻”、裝了理論器具、加了“內容提要”和“關鍵詞”的正經八百的文章,可是魯迅仍然可以稱得上是一代批評宗師。這就事關對批評“文體”的不同理解和選擇了,這可是大事,不能不說。幸虧不是在高校或者研究所工作,否則若是評職稱的話,敬澤可要吃虧了,因為按照學院的標準進行甄別的話,我不知道他的批評文章裏能有多少可以算作是“成果”的。
這當然是戲言。我感到敬澤是選擇了一種帶有“界臨”色彩的、非常邊緣的文體來作他的批評的。雖然批評家中也有不少能把文字弄得活潑散淡、感性豐盈的高手,但像敬澤這樣“出格”的,我還幾乎見所未見。怎麽說呢,在他的叢林幽徑和“天花亂墜”的山路上,我是經過了“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的夢遊,才看見他站在萬綠之中那一副閑怡自得的神情的,敬澤像仗劍的遊俠,敬澤像攜著書袋搖著團扇遊山玩水的書生闊少,敬澤左牽黃右擎蒼,溜著鳥兒扛著鉤兒,敬澤舉火洞悉煮酒邀月磨洗折戟吳鉤辨認著前朝的滄桑,敬澤叼著他那根莫名其妙不知有什麽來曆的煙嘴……牛啊,敬澤把批評給玩成了這樣恍眼的風景,像寫小說一樣地寫評論,像弄散文一樣地弄批評,簡直一個嘩然向然奏刀霍然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的庖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