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曆史悠久、民族眾多、文化底蘊豐厚,湖湘大地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資源。
湖南位於長江中遊的南岸,遠在舊石器時代,這塊土地便已有人類繁衍。新石器時代的遺址,迄今已發現近百處。湖南省的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址範圍很廣,僅器形較大的商代青銅器就發現了300多件,曆朝曆代的文物更是數不勝數。
湖南上古為荊州南境,春秋戰國時期屬楚,是古代楚國的重要地區。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中,楚文化與湖南土著文化互相交融,為湖南文化的多元交流提供了曆史條件。
《楚辭》是湖南古代楚文化的代表作。屈原的《九歌》是其被流放沅湘之間時模仿民間祭歌而創作的祭神歌曲。
自漢唐至宋元,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元雜劇、宋院本的影響,湖南的地方戲劇逐漸形成。弋陽腔、青陽腔、昆腔等戲曲聲腔傳入湖南,與當地的語言、民間音樂以及某些宗教音樂相結合,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戲曲。湖南的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可謂源遠流長,不僅作品眾多,而且特色濃鬱。
近20年來,通過各方麵的努力,加之政府重視引導文化建設發展,湖南相繼創建了廣電、出版、報業、娛樂四大優勢文化產業,培育了大量的文化新秀,在海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
湖南人與湖南的文化
湖南名山名水名湖薈萃,如九嶷、南嶽、洞庭、三湘四水等,人傑地靈,奪天地之造化。屈子有“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曹植有“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朝流江北岸,夕宿瀟湘沚”。柳惲思歸客歌,“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張若虛有“斜日沈沈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這些詩句寫盡了湖南山水之情,極富感染力。讀詩即可使人沉迷於此,更奈人情?湖南有桃花源、武陵源、芙蓉國之譽。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更為國人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