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多年來,“後殖民主義”這個詞在各種學術著作中也許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像許多重要的學術關鍵詞一樣,它的含義和用法各異,但又似乎包含著讀者一看便知的某些固定含義,以至於可以順利地在話語中流通。經過了後結構主義的思維過濾,現在我們要去找出這個流通的“共同性內核”,甚至為“後殖民主義”找出一個“剛好”的定義,則多少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且有愚勇之嫌。但是作為“導論”,則又似乎潛在地擔負著這樣的“職責”,即為將要展開的論說尋求一個合理的邏輯起點,確定一個方向。這一任務的確是困難重重的,不僅因為“後殖民”本身內容龐雜,涉及眾多學科,而且人們對它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也就是說,其本身就不是一個可能被統一起來的對象。稍微可靠一點說,我們隻能把“後殖民”看成是一個理論與批評的場域,一個話語群體的集合。在這個場域中,有一些相似或者相近的話題。那麽這些具有一定“共同性”的話題是什麽呢?“後殖民主義”首先與“殖民”問題相關,這大概是不言而喻的;其次,就其“後”這個詞綴而言,又標示了與“殖民”的不同。德裏克說:“後殖民批評作為一種思想現象發展迅猛,包括了各種各樣的立場,結果這一術語的理解和使用混亂甚多。”[1]但總的說來,這種“混亂”主要是“後”這個修飾語攪出來的,即究竟“後”在何處的問題。由此生發出的大量討論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麵:一是時間,究竟是殖民主義結束之後,還是與殖民主義相伴而生,甚至一直延伸到現代性之初;其次它涉及的地理範圍,究竟是前殖民地國家還是與殖民曆史相關的所有國家,甚至還包括存在“內部殖民”的西方世界;第三是主體,究竟是第三世界人民、第三世界知識分子、第一世界中的移民,還是包括第一世界中的西方文化反思者在內,或者僅僅是幾個“抵達第一世界學術園地”的第三世界知識分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