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後馬克思主義:解構還是僭越?

一、對生態問題原因的揭示

字體:16+-

(一)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態度

高茲與奧康納沒有局限於對生態問題的技術性考察,而是借鑒了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從社會製度與技術層麵揭示生態問題的深層原因,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了深刻的批判。

20世紀70年代後期,高茲從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轉向對全球環境和人類生存造成重大威脅的生態問題的關注,他強調從生態政治學的視角考察生態問題,認為生態問題不單純是由自然環境、生產活動造成的,而是受到社會製度、政治環境的深刻製約與影響,生態危機也給政治與社會生活的走向帶來深刻影響,應該將生態學與政治學結合起來,從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生態因素與政治因素的相互作用和關係中對生態問題的成因、演變及對策進行深入而全麵的分析考察。高茲認為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生態危機從根本上是由資本主義製度引起的,實質上是資本主義製度危機的體現。資本主義製度建立在資本的增值與擴張基礎之上,無限地追逐利益最大化是資本主義製度的本質和驅動力,資本主義的利潤動機與自然環境之間存在著內在的矛盾,資本主義的生產必然破壞生態環境,因為任何一個資本家和資本主義企業首先考慮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成本、獲取利潤,他們會竭盡全力地占有自然資源、增加投資,以在世界市場的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保護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根本就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列,如高茲指出的:“資本主義的企業管理首要關注的是如何以最小的成本生產出最大的交換價值,而非如何通過實現生產與自然的平衡、生產與人們生活的協調、產品服務於公眾為自身選擇的目標來使勞動變得更加快樂。”[1]

高茲進而從資本主義生產和消費層麵揭示了生態危機的原因,他指出,資本主義的生產邏輯就是不斷追求利益增長,擴大生產規模,實現資本的積累和擴張,但這種生產是以在全球範圍內攫取、消耗和破壞自然資源為前提的,資本主義大機器生產加速了對自然資源尤其是煤炭、石油、水、森林等不可再生的資源的耗費,使它們趨於匱乏,引起環境汙染、破環了生態平衡。對待自然資源和能源匱乏引起的生產匱乏,資本主義企業不是采取積極應對措施,而是試圖通過進一步擴大生產來克服這種匱乏,結果造成生態係統的進一步惡化和生態危機的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