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後馬克思主義”這個概念最初產生以來,經曆了很長一段的沉寂時期,然後再度出現,這才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並引起激烈的爭論。2000年前後,該概念也引起我國學界的注意,因而開始展開熱烈的討論。在國外,引起激烈爭論的原因,是因為它的政治主張及其實質;而在國內,引起討論的原因倒不是因為它的政治內容與實質,而是它的定義本身與它的生成學問題。定義問題與生成學問題是一對互相糾葛的問題,弄清其一則可以幫助弄清其二,如果二者中任何之一弄不清楚,則另外之一同樣模糊不清。由於關於定義問題過去幾年已經多有討論,所以這裏隻著重談談後馬克思主義的生成學問題。
眾所周知,我國學界就後馬克思主義的定義問題曾經有過熱烈的討論。大家對此存在不同意見,這也是正常的。南京大學哲學院2003年《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科版第2期,以“後馬克思思潮與後馬克思主義筆談”為題發表了以南京大學張一兵教授為首的5篇筆談文章,比較全麵地闡述了“後馬克思思潮”“晚期馬克思主義”和“後馬克思主義”3個概念的定義問題。從這幾篇筆談文章來看,討論者對什麽是“後馬克思主義”的認識還不盡一致。張一兵教授提出的是“後馬克思思潮”“後現代馬克思主義”和“晚期馬克思主義”3個概念來“界劃”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對使用“後馬克思主義”這個概念持一定的保留態度。而胡大平教授則主張不能排除“後馬克思主義”在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領域之外。其他幾位參加討論的學者也從不同的角度談到這個問題,這些文章已經初步對後馬克思主義的定義作了基本的概括。在此之前,我在台灣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了《後馬克思主義》一書,以及2004年我在《後馬克思主義的定義域》[1]一文中,曾經提出我對後馬克思主義的定義的看法,即認為:“‘後馬克思主義’是20世紀60年代開始流行的‘後現代主義’的衍生物,若把‘後現代主義’視為一根長長的瓜蔓,那麽‘後馬克思主義’則是其中的一個‘瓜’而已。”[2]我並且認為,這種後馬克思主義“以解構哲學為自己的思想武器,強調‘非傳統’‘無中心’‘多元化’‘民主化’‘反邏各斯主義’等,甚至揚言要拋棄馬克思主義”[3]。我的觀點發表之後,引起學界的一些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