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和諧之詩:樂遊法蘭西

阿藍尼亞高音破了!

字體:16+-

其實翻開奧朗日歌劇節的曆史材料,輝煌的時刻很多。雖然從19世紀開始,就陸續有諸如巴黎歌劇院、法蘭西喜劇院等常來古劇場演出,但兩次世界大戰均使藝術活動暫停。戰後經濟騰飛,無論老百姓還是國家錢包都鼓起來了,1971年音樂節才重新開幕,取名為“新歌劇節”(Nouvelles Chorégies)。“Chorégies”這個稱呼來源於希臘語,意思是古希臘向富人們征收一種特別的稅種來支持城邦的文化藝術事業。第一年就有朱裏尼大師指揮威爾第《安魂曲》,獨唱分別是安吉列斯·古林(Angeles Gulin),克裏斯塔·路德薇希(Christa Ludwig),尼古拉·蓋達(Nicolai Gedda)和馬爾蒂·塔爾維拉(Martti Talvela);隨後1972年則有雷吉娜·克蕾絲平(Régine Crespin)出演柏遼茲的《浮士德的天譴》,喬治·普雷特爾指揮。1973年卡爾·伯姆在此指揮了瓦格納的《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歌手則是畢爾吉特·妮爾森(Birgit Nilsson),瓊·維克斯(Jon Vickers);1979年有《帕西法爾》,1989年雅諾夫斯基(Janowski)大師甚至在此演過指環的《諸神的黃昏》!在兩千年的滄桑前閃耀著最後剩餘的古羅馬文明的餘暉。奧古斯都大帝寂寞無奈地審視著下方諸神的黃昏……

回到2008年的《浮士德》來。尼古拉·約埃爾(Nicolas Joel)的製作堪稱大手筆,讓人有很多期待。主角羅伯托·阿藍尼亞的明星效應不容忽視,電視台直播他主演的歌劇通常收視率會攀升數倍。出演魔鬼梅菲斯托的瑞內·帕普(René Pape)知名度甚高,瑪格麗特的扮演者茵娃·穆拉(Inva Mula)年初還跟隨圖盧茲的《國王伊斯》班底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她無疑正處在自己事業的巔峰期。她的女伴則是近來非常熱門的新秀瑪麗-尼克爾·勒米歐(Marie-Nicole Lemieux),自從在比利時伊麗莎白女王大賽中奪魁,幾年間她的事業已經相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