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06年被凡爾賽巴洛克音樂中心錄取,我來到了法蘭西島—也稱大巴黎,巴黎市加上周圍的幾個省的統稱。大都市的音樂生活豐富得多,所以一下子就仿佛掉入了幸福的陷阱而不能自拔。
安娜·卡特琳娜·安冬娜琪正當紅,著名的香榭麗舍劇院有她的室內歌劇演出,演出曲目其實2006年2月份就在法國南部的古城尼姆首演過,據說當時許多大劇院的領導層都出席了,香榭麗舍劇院的製作也源於此。這是一場不可錯過的室內歌劇:說“室內歌劇”,是因為在17世紀上半葉的意大利,這些歌劇都是在貴族府邸的大廳裏上演的,以現在的標準來看,當然屬“室內”;其次伴奏規模屬於典型的17世紀上半葉的,五六名弦樂、一把琉特琴、一架羽管鍵琴/管風琴。舞台也非常有意思,燭光照明,有簡略的布景。說其不可錯過,是因為這樣的製作不太會重複上演,所以很可能這一輩子就這一次機會聽現場了。蒙特威爾第的《坦克雷迪與克洛琳達之爭》和《阿裏安娜的哀歌》,另外還有兩個大冷門作曲家的作品,皮埃特羅·安東尼奧·吉拉莫(Pietro Antonio Giramo)的《帕紮》(La Pazza)和芭芭拉·斯特羅齊(Barbara Strozzi)的《我的眼淚》(Lagrime mie)的。這樣的“組合”歌劇現在仿佛正流行。單獨的一個殘篇太短,全本的又太長,便截取風格相近、且能有內在聯係的作品將其組合成為一個晚上的舞台演出。
我愛上了香榭麗舍劇院的最頂層,票價便宜,聲響最佳!我也經常聽音樂會了,可是從未像當晚一樣,聽到如此多的細節,哪怕是月池裏樂手們互相用來交流的呼吸聲,都聽得一清二楚。不知道是否由於專業的緣故,我真是無可救藥地愛上古樂器和古代的風格。頂層絕佳的音響效果,使柔弱的琉特琴的每下彈撥都清楚地飄了上來,進入耳鼓,大廳裏弦樂的混響也在這裏達到水乳交融的境界,許多細節是在底層最高票價的座位無法聽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