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合作是中國根據自身的國情和國際形勢而提出的中國對外戰略的重要理念。這一理念有其深厚的思想基礎和時代背景。地區合作的理念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地區合作的實踐過程中慢慢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一、地區合作觀的思想基礎
地區不但具有地理空間的含義,而且具有曆史空間和意識空間的含義。英國學者巴裏·布讚認為地區的構成需要三個條件:共有的特性、成型的互動和共享的知覺。地區合作就是同一地區內以國家為主的行為體基於地區事務和共同利益所進行的各個領域的合作。中國的地區合作概念,指的不僅僅是限於與中國有共同的陸上和海上邊界的國家,還包括那些地理位置上與中國靠近並與中國有著密切聯係的國家。有的學者認為,一個國家與其不靠近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合作,也稱為地區合作,例如,中國與非洲、中國與歐盟之間的合作。我們認為這是一種廣義的地區合作。我們要研究的地區合作是我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地區合作是地區內國家和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發展的需要,這是地區合作的內在因素。同時,地區合作也是世界各個地區先後走上地區合作道路推動的結果,這是地區合作的外在因素。中國的地區合作理念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同時,中國的地區合作觀有其深厚的思想基礎。
(一)中國與周邊國家友好合作的曆史傳統
一個國家的對外政策,既取決於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國家利益的需要,又是其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現。作為文明古國,中華文明長盛不衰,中國外交萃取了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貴和尚中”的思想和智慧。
“中庸”的要義即“執兩用中、不偏不倚、適可而止、過猶不及”。中庸思想使中國文化成為一種節製內斂和自我平衡的文化。中國外交的根本方針是“和平共處”,中國界定其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關係為“互利共贏”。“和”即“和美”、“調和”、“和諧”、“和睦”。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講人際關係狀態;《尚書·堯典》有“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則指國際關係準則。這些思想構成了今天中國外交中的“睦鄰友好”、“求同存異”等政策主張的思想基礎。老子講“聖人之德,為而不爭”、《孫子》說“不戰而屈人之兵”、墨子主張“兼愛非攻”、荀子則提倡以德懷人的“王道”等寶貴理念,構成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絕不重蹈曆史上西方列強崛起擴張的老路,絕不搞軍備競賽,國強不必霸等外交政策的基礎。同時,中國在周邊采取“睦鄰、安鄰、富鄰”政策,在國際上主張通過外交途徑和平解決爭端。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指要善於學習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唐朝僧人玄奘跋涉千裏遠赴印度求取佛教經典。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注重學習世界各國的治國理政經驗和先進科技成果,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論語》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左傳》載:“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百業待興、資金短缺之際,毅然決定免除日本1200億美元對華戰爭賠款,麵對南海島嶼歸屬爭端,中國政府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原則加以解決,充分顯示了我國與周邊國家睦鄰友好的基本思想和對外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