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海上生命線:晚清漕糧海運之路

第一節 漕運溯源

字體:16+-

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漕”和“漕運”已經成為曆史,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任何作用。那麽究竟何為“漕”,何為“漕運”?首先還是有必要搞清楚它的來龍去脈。

為保證統治根基的穩固,曆代朝廷都通過強製的轉運方式,將所需要的物資,從經濟重心運送到政治重心、軍事重心和其他所需要的地方,簡單地說,這種方式就是漕運。漕運製度的存在,究其根本原因,乃是由於傳統中國社會的商品流通不發達,政治重心、軍事重心和經濟重心不斷變化與脫節,而專製主義中央集權的存在,又導致存在著調動相當部分人力、物力以整合這種不平衡性的必要性與可能性,“用東南之財賦統西北之戎馬,無敵天下矣”!這正是漕運製度賴以產生、得以發展和長期存在的基礎。在中國曆史上,受當時社會條件和生產力水平的限製,這種大規模的物資運輸隻能依賴於自然地理條件,以天然的河湖溝渠為主要運輸方式,並在特定的情況下輔以陸路運輸和海上運輸。

“民以食為天”,漕運製度是維護統治基礎穩定與維係人口生存特別是京城人口生存的支柱,同時也是國家賦稅收入的重要來源。“凡京城所需南貨,全賴江南漕船帶運,而江南所需北貨,亦賴漕船帶回。若漕船全停,不惟南北貨物,不能流通”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漕運的產生是中國傳統社會統治特征的一個縮影。根據相關文獻記載可以知道,西歐等國家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萌芽後,依靠自由商品流通來解決糧食問題;而在此之前的中世紀,則有包買商製度,並通過“就食”等方式,對糧食供應進行調節,沒有出現過類似中國的漕運現象。至於東方專製主義國家,比如日本和朝鮮,受中國封建統治模式的影響極大,所以在曆史上曾出現過類似的名稱與製度。但總體而言,不管是在規模上,還是在製度的完備性方麵,其糧食供給製度均無法和中國的漕運製度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