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海上生命線:晚清漕糧海運之路

第三節 招商局首次運糧

字體:16+-

外國輪運勢力的入侵和傳統沙船業的衰落,對中國新式輪運業的醞釀和產生起著刺激和催化的作用。有關創辦中國新式輪運業的討論又重新活躍起來,而圍繞福州船政局所引發的種種衝突,以及洋務運動所麵臨的經費短缺問題,成為了創辦輪船招商局的直接誘因。

宋晉手跡

1872年初,內閣學士宋晉奏請裁撤福州船政局,引發了一場有關中國航運業前途的大討論。福州船政局是洋務派在19世紀60年代創辦的規模較大的造船企業。同治五年(1866),左宗棠以“輪船成則漕政興,軍政興”為由,向清廷請求創辦福州船政局。盡管左宗棠聲稱,創辦船政局是為了解決漕糧海運沙船不足的問題,但事實上直到輪船招商局成立之前,福州船政局所造的輪船都沒有參加運漕活動,他不過是借漕糧海運之名,為創辦船政局爭取支持。船廠興建之後,自身耗費較大,船成之後還要負擔保養訓練費以及船上官兵的薪餉。再加上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船政局開支過大,僅靠政府撥給的經費已經入不敷出。

為減輕經濟壓力,總理衙門和有關的督撫大臣加緊磋商該如何解決財政困難。頑固派官僚宋晉乘機發難,猛烈抨擊船政局的糜費,請求將其裁撤。他的奏請激起了軒然大波。由於船政局的創辦人和主持者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是當時所謂的“中興名臣”,裁撤船廠又事關洋務運動的成敗和中國輪運業的興廢。清廷認為此事不可草率決定,要求相關大員進行複議。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沈葆楨這些洋務派大臣之間雖然存在不少芥蒂,但是在這個與洋務運動命運攸關的問題上,他們聯袂而起,態度出奇地一致,都堅決反對停辦船廠。

沈葆楨像

左宗棠是船廠的創辦人,對此事自然是格外地關心。當時他雖然已經調任陝甘總督,但仍在1872年5月上奏朝廷,強調船廠製造輪船已初見成效,決不能停辦。船政大臣沈葆楨也認為製造輪船是千古之事業。曾國藩的態度與60年代相比大相徑庭,他在函複總理衙門時,明確表示“船局不宜停止”。他還向總理衙門提出了許多變通的建議,比如主張輪船除租賃外,還可配運漕糧。他預備趁此機會重新倡導和主持創辦中國新式輪運業。誰知沒過一個月,曾國藩突然病逝,籌辦新式輪運業的重任就落到了李鴻章的身上。李鴻章是主張保存輪船事業的中堅。在這場辯論中,他的爭論最為激烈,籌劃最為縝密。他宣稱,如果停辦船廠,則前功盡棄,所用資金也白白花費,更讓外國人看笑話。他表示,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案,隻能是為漕糧備運或租賃給商人。李鴻章借大討論之機,賣力地為輪運事業搖旗呐喊。由於左、沈、李諸人都反對裁汰船政局,總理衙門奏請清廷:船政不應該中止,應由李鴻章、沈葆楨等人妥善籌劃辦理。由宋晉挑起的這場辯論這才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