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浙漕糧海運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清廷中恢複河運的呼聲也不絕於耳。試行夾板船失敗之後,朝廷關注的焦點也漸漸轉移到河運上來。漕糧河運的恢複既有海運不安定因素的影響,更與河運相關利益集團的努力爭取密切相連。
同治四年(1865),漕運總督吳棠向朝廷提出奏請,稱太平軍的威脅已經解除,東南軍務大定,請求試辦河運。他打算動用淮軍軍需捐款來購米2萬石河運,最終得到朝廷的批準。後來,清廷又要求吳棠將采購的米數增加到30600石。這次河運江北漕糧於次年的八月全部抵達通州,相關的人員也得到獎賞。不過,此次試辦算不上是一次成功的河運。因為當漕船返回山東的時候,河道出現淤塞,使得船隻直到同治五年(1866)的三月都未能順利南歸,船主深以為苦。
同治五年(1866)初,河運再起。不料,此時撚軍向東進軍,淮河一線形勢變得緊張萬分。直到四月十五日,江北漕糧才決定從揚州啟程北上。可是,河東河道總督張之萬卻又發來急報,要求漕船推遲啟程,原來撚軍威脅尚未解除,且還需要仰賴運河來抵禦進攻。朝廷隻得飭令糧道隨時探明撚軍的行動,相機行事,妥善安排好漕糧的運輸進程。結果這一年河運的效果比以往更糟,為了區區4萬石米,山東不得不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去疏浚運河及黃河。
清代兩江總督衙署
同治六年(1867),江北的漕糧因為水災被全部截留停運。隨後兩年漕糧都改行海運。同治八年的十一月,在戶部的要求下,兩江總督馬新貽重提河運,並於次年二月上奏了河運章程。同治九年(1870)六月,馬新貽再次向朝廷奏報,河運的漕米已經分六次購置完畢,但其中過程實在艱辛。四月以後,因為下河一帶天氣持久地幹旱,河水幹涸,必須用小船將米糧運至高郵的頭二閘及子嬰閘,然後再用籮筐挑運,每天收米不過數十石至百餘石不等。隨後又遇上連日大雨,經過一番周折,漕糧在五月底才結束交兌,正式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