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播電視新聞采訪與寫作(第2版)

第四節 《新聞調查》選題構成案例分析

字體:16+-

《新聞調查》在選題的策劃把握上,經曆了一個艱難的探索過程。下麵結合《新聞調查》播出多年來的部分片目,對其選題理念做一個大致的梳理和剖析。

1.1996年:選題方向不明晰

1996年5月17日《新聞調查》開播,當年共播出了26期節目。具體片名如下——

1996年播出節目一覽表

續表

《新聞調查》開播初年節目選題分類

應該說,《新聞調查》在開播的頭半年裏,誕生了一批優秀的作品。如:《宏誌班》《淮河水》《香港首任行政長官選舉紀實》等。

但是從選題角度來看,縱觀《新聞調查》創辦初年的26期節目,選題從城市貧困家庭孩子教育到生態環境治理,從香港首任行政長官選舉到商戰中的商標搶注,涉及當年政治、經濟、社會、環境、文化、教育、生活諸多方麵和層麵,跨度極大,比較散亂龐雜。

同時,有些選題盡管很有意義,但並不具有大眾普遍關注度,如《招牌中的文化傾向》《花錢買管家值嗎》等;同時還有一些選題雖然具有大眾普遍關注度,也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但題材本身過於寬泛,針對性不強,也沒有太多深層次的東西可挖掘。如《文明之行始於足下》《職業道德的今天》等。

2.1997年:強調選題的“可調查性”

1997年播出節目一覽表

續表

對1997年節目,我們可做如下分類——

《新聞調查》1997年節目選題分類

1997年的《新聞調查》選題,從總體上來說已略有章法。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其中的一部分選題具備了很好的調查因素。這說明經過一個時期的摸索和實踐,《新聞調查》欄目組已經把是否具備“調查性”因素作為衡量選題的一個重要指標。

客觀地講,對於一個時長達45分鍾的新聞欄目來說,做“深”也許並非難事。而究竟什麽樣的題材適合作調查性報道,哪些新聞事件本身既在收視率上有天然的拉動力,又能發掘出具有普遍和導向性的時代意義,從而使欄目從形態到敘事形成獨具特色的“調查文體”,絕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