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光影的詩篇——攝影美

(二)密度:影像的生命之源

字體:16+-

我們漫長的攝影審美之旅從微小的銀粒開始,因為銀粒是聯結拍攝者與鑒賞者最現實的橋梁。

銀,作為一種貴金屬已伴隨人類數千年,它曾為美化人類、溝通人類,作出過傑出的貢獻。閃閃的銀盤在古代就曾映出過皇室美女們絕世的美豔麵孔。可那時誰也不會想到:銀竟會成為留住紅顏豔影,使之與世長存的奇妙物質。

1725年,德國紐倫堡阿道夫大學教授休爾采很意外地發現了硝酸銀的感光性。到1837年法國畫家、物理學家達蓋爾把鍍銀的銅板放在碘蒸氣上熏蒸,使其表麵上形成可感光的碘化銀,再把它放入照相機中,進行拍攝曝光形成潛影,然後再用水銀蒸氣熏蒸已曝光的鍍銀板,使潛影出現,最後用食鹽水進行定影,並洗去未曝光顯影的碘化銀,使之成為穩定的可見影像。這就是震驚世界的銀版攝影術。此後,攝影術屢經變革,但一百七十多年過去了,最初的銀鹽感光仍然是傳統攝影的核心。即使數碼攝影普及的今天,傳統銀鹽影像依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一切照相底片都是鹵化銀感光反應的產物,正是鹵化銀析出的微小銀粒,組成了攝影視覺變化萬千的繽紛世界。對於攝影來說,沒有銀粒,就像文學沒有語言,音樂沒有聲音。

攝影創作的結果是照片,攝影審美的開始也是照片。而照片是由無數細小的銀粒,或替代銀粒的染料顆粒(彩色照片)有秩序地分布所形成的。我們的視覺感應,最初和最直接的對象就是這些銀粒和染料。

銀粒或染料顆粒的多和少形成了視覺明暗、黑白和色彩的差異。銀粒或染料在相紙上留下多少,既關係到影像的生成,也會帶來種種不同的心理或審美效果,所以我們決不能忽視這些微小的銀粒。現在許多人習慣於從印刷品上接受照片,其實無論用多麽好的紙張、多麽好的油墨複製出來的攝影作品,都無法與真正由銀粒組成的高質量照片相比。美國著名攝影大師亞當斯曾頗有感觸地提醒人們:“我們必須始終記住這樣一點,即用油墨複製出來的影像,不可能跟原來的銀影像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