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器時代,人類經曆了數萬年以圖騰為代表的圖像文化時期。以動物、植物或人獸混合圖像構成的圖騰標記,反映了氏族信仰、倫理、行為規範、藝術及文化的主題內容。但是在石器時代的技術條件下,圖像隻能承載象征性的文化信息,因而它的信息含量是有限的。
隨著生產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創造了文字。但是文字畢竟是一個抽象的符號係統,與圖像識別不同的是,掌握和使用文字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和學習。這就決定了在農業社會條件下社會成員文化差異的必然性。因為農業社會不可能提供這樣的機會和條件使每個社會成員接受教育、掌握文字。這樣,與石器時代相比較,農業社會文化進步的代價是把大部分的社會成員排除在文化主流之外,變成被稱做“文盲”的沒有文化的群眾。
文字是語言的符號,語言作為信號隻能被聽覺感知,而不可能為視覺提供形象。另外,文字作為抽象的符號體係能夠參與形象描述的工作,這是基於大腦的積極想象。例如閱讀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兩句詩,如不激發大腦產生相對應的潛圖像的話,我們是不能感覺到任何詩意的。正如中國美術學院陳振臃教授在他的《空間詩學導論》中所指出的:“一切詩最終提供給讀者的,不是視覺內容,而是意象內容。”也就是說,在形象思維的過程中,一旦有能夠提供現實的圖像,大量文字的轉述就可能立刻顯得多餘了。
攝影的誕生使得提供這樣的現實圖像成為可能。工業革命對文化的直接貢獻包括創建了攝影、電影、電視三位一體的光學圖像體係。以現代科技為支撐的圖像再一次成為獲得和存儲信息的主要方式,並且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替代文字成為最重要的文化載體,進而從整體上改變了文化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