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19年出版白話文《和合本聖經》(Mandarin Union Version)以來,以基督教為核心的宗教情懷和信仰話語逐漸傳播並滲透到古老的華夏文明之中,也為中國現代文學走向普世化和宗教化注入了神聖的精神源泉。20世紀上半葉的一些中國詩人開始廣泛地接觸、閱讀《聖經》,關注基督教信仰和希伯來文化,尤其是耶穌的受難形象、犧牲精神和神聖品格成為現代詩歌的主旨之一。例如,徐誌摩寫過長詩《卡爾佛裏》(Calvary,這是Golgotha的拉丁名,即耶穌受難的“各各他”或“骷髏山”)。魯迅以耶穌受難為題材,著有二首《複仇》的散文詩。艾青根據四福音書,寫下了109行的《一個拉撒人的死》的長詩。穆旦的《隱現》(1947)則是一首用對話體形式探討基督教信仰之救贖可能的宗教詩,其結尾是最動人的祈禱體詩句:“這是時候了,這裏是我們被曲解的生命/請你舒平,這裏是我們枯竭的眾心/請你糅合,/主嗬,生命的源泉,讓我們聽見你流動的聲音。”
如今,中國當代詩人有更多的機會來到耶路撒冷朝聖,親臨耶穌受難的現場,而非像其前輩詩人那樣隻是通過閱讀《聖經》文本了解或進入基督教世界。置身於聖城耶路撒冷、耶穌的受難地,桂林不再是曆史的旁觀者、知識的考究者或來自異國他鄉的旅行者,而是把自己融入基督教誕生之場域所呈現的神聖空間中,以一個中國人的獨特身份和個體形象麵對著耶路撒冷和神子耶穌。在《客西馬尼園》一詩中,詩人展開了“我—你”之間的中西跨文化對話:
你回到你主的身邊,
我沒有主,隻能徒生豔羨。
你滿臉祥和,靜穆,
一如橄欖山正聽見聖諭。
多麽羞愧!我,來到此處,
甚至算不上異教徒!
從前的悲苦無處哭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