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本刊取名為“跨文化視野”,是全球化或全球地域化這一曆史語境及其現實進程的特定產物。究其要義,“跨文化”(transcultural)既是文化之間的比較研究,也是跨越文化的思想探索。這種學術追求,不僅需要深入理解他者,而且需要重新認識自己,故以批判思維與建設意向並重的方法,力求在微觀或宏觀的相互比照中反思他者與自己的文化傳統、價值觀念、審美意識、藝術風尚、倫理範型與生活方式等諸多領域的流變及發展。
當然,從曆史的長時段來看,“跨文化”可謂一種事實。
遠溯西方曆史之源,我們看到,以地中海為圓心,歐亞非三洲的文化如百川歸海,匯聚於希臘,在對抗、衝突、和解與會通的變奏中,不僅成就了古希臘-羅馬文化藝術的輝煌,而且鍛造了歐洲文化傳統的根基。其中,令西方人感到自豪而又讓其彼此博弈的三大“唯一神教”,都無不是跨文化意義上的實踐結果。
反觀中國曆史之本,我們發現,以長江與黃河為中軸,華夏各地文化如萬壑爭流,漫溢神州,綿延不已,澱積深厚,使今人亦能覺解其文化傳統的精微大義。尤其是東漢之後,佛入華土,儒、道、釋三教並立,相育而不相害,構成了盛唐氣象的壯美品格,其思想與精神的血脈依然澤被今世。
細察中西文化交通的情形,我們又看到,首先是“中學西傳”,然後是“歐風東漸”,最後才是“文化全球化”。中國明代當值歐洲文藝複興,中國文化——主要是儒家思想與《易經》——開始和緩“西傳”,並被轉化為歐洲文化自我建構的內在資源。在歐洲漢學語境下,啟蒙之後的歐洲就是“中國之歐洲”(艾田伯語)。晚清至民初,中國遭遇千年未有的“創局”(王韜語),西方文化——主要是科學與政製的暴戾“東擴”,造成了第二次天下道術的裂變。回眸百年,其間驚濤濁浪此起彼伏,中國學統、政統與道統盡遭衝擊,致使中國現代學術文化精神淪落到“融合”與“抵抗”(薩義德語)的尷尬境地,這其中無疑滲透著中國對西方的親近與疏遠的矛盾心態。20世紀中期之後,麥克盧漢的“地球村”預言變成了現實,歐洲文化重心偏向美洲,其文化精神化為冷酷抽象和幽靈一般的資本邏輯,展開了對世界的新一輪擄奪。不過,這一次卻借助國際資本與商品的流動,加快了“經濟與文化全球化”的雙輪轉速。不論我們懷著怎樣的矛盾心情來審視“全球化”現象,但無可否認的是,這場通過現代傳媒而時刻發生在眼前的跨地域經濟與文化運動,在客觀上正在將“中國之中國”與“亞洲之中國”轉變成“世界之中國”(梁啟超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