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中國文明 (上卷)

第十二章 走向一統

字體:16+-

公元前453年,晉國的趙氏聯合魏、韓二家攻滅強大的知伯,三分其地,號稱“三晉”,躋身大國的行列;晉國則隻留下絳(故址在今山西省翼城縣境)、曲沃(今山西省曲沃縣),反倒成為三晉的附庸。這時雖然仍是諸侯林立,但數量已不如從前那樣多了,一等大國有齊、楚、燕、秦、趙、魏、韓、越等;二等國則有宋、魯、鄭、衛、莒、鄒、杞、蔡、郯、任、滕、薛、曾等。周天子名義上還是天下共主,實際已淪落為小國。在這些華夏和華夏化的諸侯國之間和之外,仍然活躍著蠻夷戎狄的諸國,外圍的有東北的肅慎、東胡,北方的匈奴、樓煩、林胡,西南的夜郎、且蘭、滇、昆明,東南的甌越、閩越,南方的南越;肘腋的有東部的淮夷,西南的蜀、巴,北部的中山、義渠、大荔、綿諸等。其中,中山國地近中原,在今河北省中西部一帶,春秋時稱鮮虞,原來為白狄族,戰國時期曾利用大國之間的矛盾而求生存,曾經滅而複生,創造了燦爛的中山文明。

圖12.1 建鼓銅座.戰國早期。1978年湖北省隨縣(今隨州市)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與春秋時期顯著不同,戰國時期列國間展開了殊死的搏鬥,這時的戰爭已不再是“尊王攘夷”和“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1],不再是遊戲式的車戰了,而是不擇手段,置對方於死地,對失敗者實施公開的吞並和滅絕。所謂戰國,其要義不外乎如此。

之所以如此,是有原因的。周王室的地位和權威進一步下降,天子不但形同虛設,而且成為吞並的對象之一;諸侯紛紛稱王,事實上取消了周天子的共主地位。這還不算,秦國和齊國甚至還曾相互稱帝,居然與天神比肩,非要打到隻剩下一個最高統治者不可。總之,走向一統已然成為這個時期曆史前進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