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中國文明 (上卷)

第三節 戰國後期學術總結趨勢的出現

字體:16+-

百家爭鳴是思想的爭論,更是思想的交流,爭鳴中有對抗和排拒,還有勝負和超越,更有滲透和吸收,在複雜的關係中必然會形成學術和思想的總結趨勢。這個趨勢在戰國中期就已初見端倪,到了戰國後期,更成為學術發展的主要形式。而且,在這個趨勢中,又可歸納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理論批判型的,以《荀子》和《莊子·天下》為代表;另一種是實用綜合型的,以《呂氏春秋》為代表,兩者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理論批判型的總結

(一)荀子

荀子是戰國後期的學術大師,受到學術界的普遍尊重,他不止一次地對百家學說加以批評。在《荀子·非十二子》中,他對12位思想家的主張進行了批判。據該篇所言,當時,有這樣一些人,用“邪說奸言”惑亂天下,使天下不知是非和治亂。他們是:

它囂、魏牟,二人主張放縱性情,隨意任便,肆行禽獸所為,不合禮法,不通治道。

陳仲、史,二人主張違背情性,極端獨立,以與人不同為高,無法與大眾相合,不能明白大義。

墨翟、宋鈃,二人不懂得統一天下、建立禮製的重要性,重視功用,推崇勤儉,輕視等差秩序,不能區分上下之別,君臣之異。

慎到、田駢,二人崇尚法治,卻不以禮法為法,輕視賢能而好自作主張;不論是上級還是流俗,都可使之聽從自己;整天講述文典,等到審查研究,卻脫離實際沒有著落,不能用來治理國家、確定名分。

惠施、鄧析,二人不以先王為法則,不以禮義為標準,而隻好搞些奇談怪論,玩些奇怪的文辭,雖很是清楚卻不實惠,很是有理卻無用處,做得很多,效果卻少,不可以作為治國的綱紀。

子思、孟軻,二人大略以先王為法卻不知其綱紀,做出很有才能、誌向遠大、博聞多見的樣子。根據古代的說法,造出五行,邪僻而沒有綱要,隱晦而不能自圓其說。他們修飾自己的言辭並抬高自己的學說,說:“這是孔子的學說啊。”子思提倡,後有孟軻附和。世俗那些愚昧無知的儒生不知其中的錯誤,反而相互傳授,以為孔子、子遊的學說因為他們這些人的努力才被後世推崇,這真是子思、孟軻之罪啊。[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