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威爾1875年3月7日生於法國南部靠近西班牙的山區小城西布勒,後來,舉家隨父親遷居巴黎。拉威爾從小接觸音樂,對音樂的體會與眾不同,並且表現出特立獨行的理解方式。他從7歲起開始學鋼琴,14歲便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巴黎音樂學院的係統學習沒有局限拉威爾天馬行空的思想,相反,找到了音樂寫作的規律,青年拉威爾更追求標新立異的創作構思。隨著視野的擴充,閱曆的豐富,拉威爾在每首作品中力圖展示非同一般的嶄新的音響。和很多作曲家一樣,年輕時的拉威爾不被音樂界所認可,他多次參加作曲比賽都未能獲勝。當時很多作曲家,包括他的老師都在為這位年輕人鳴不平,羅曼·羅蘭撰文說,“我不是拉威爾的朋友,甚至可以說,我個人對拉威爾難以捉摸、過於精雕細琢的藝術並無好感。但是正義驅使我說,拉威爾不僅僅是一個有發展前途的學生,他已經是我國音樂學派不可多得的最傑出的青年大師之一……拉威爾不是作為學生,而是作為一個身份己經證實的作曲家來參加比賽的。我佩服那些敢於裁判他的作曲家,他們又將由誰來裁判呢?”
究竟是誰成就了拉威爾?應該說是音樂語言吧。
拉威爾是個博采眾家之長的音樂家,他在音樂語言方麵並沒有與德彪西一脈相承。雖然拉威爾的早期創作受到德彪西革新思想的強烈影響,較多地體現了印象派和世紀末的思想,但是在他成熟時期,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他的創作卻更加嚴謹樸素,轉而追求更明確的音樂語言。特別是後來,拉威爾改編創作思路決意回到更古老、更純粹的法國音樂傳統中,同民族民間音樂,特別是同西班牙民間音樂保持更為密切的聯係,形成了所謂“法國新古典樂派”,並用一些富有獨創性的音樂語匯建立主題和形象。除此之外,拉威爾大膽引進的爵士音樂因素,豐富了當時法國的音樂。這期間很多作曲家都給了他影響和啟發,裏姆斯基﹣科薩柯夫的配器以及李斯特對鋼琴寫作的熱衷,斯特拉文斯基獨到的音樂思想都讓拉威爾從中汲取營養。拉威爾這樣評價自己:“嚴格地說,我不是一個‘現代作曲家’,因為我的音樂遠不是一場‘革命’,而隻是一種‘進化’。雖然我對音樂中的新思潮一向是虛懷若穀、樂於接受的,但我從未企圖摒棄已為人們公認的和聲作曲規則。相反,我經常廣泛地從一些大師身上吸取靈感,我的音樂大部分建立在過去時代的傳統上,並且是它的一個自然的結果。我可不是一個擅長於寫那種過激的和聲與亂七八糟的對位的‘現代作曲家’,因為我從來不是任何一種作曲風格的奴隸。我也從未與任何特定的樂派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