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詩人”,在很多人眼裏應該是隻擅長於在花前月下傾訴,用柔和的旋律表達心境的唯美者,愛情是他們音樂永遠的主題。盡管肖邦的鋼琴曲中同樣充滿柔情,盡管那些如詩的旋律能讓人陶醉,但是如果有人僅僅把它當**情與鮮花的陪襯,則是買櫝還珠,忽視了它真正可貴的光輝。
早年在華沙的貴族沙龍裏,肖邦確實善於創作輕鬆的、討人喜歡的圓舞曲,能夠演奏醉人的夜曲,華麗、纖細在肖邦的作品中可見一斑。1829年,肖邦移居維也納,在那裏演出後,他曾寫信給家人說:“大家說這裏的貴族喜歡我。”盡管這樣,縱觀肖邦一生的創作,這些尚未經曆生活風霜的小品其實並不能為肖邦本人做出完整的注解。肖邦一生雖然隻有39歲,但是關於他性格的命題是複雜的,人們無法從一個側麵讀透、讀懂肖邦,當然也無法從一個類型的作品斷定他的風格。從華沙時代的少年天才,到巴黎沙龍裏的青年鋼琴家,再到馬約卡島病中的思鄉者,一個完整而立體的肖邦是在時間的推動中逐漸展現在人們麵前的。肖邦的作品與他的性格一樣充滿立體感,音樂中表現出來的思緒複雜深厚,即使是花前月下的柔情,即使是沙龍情調的華麗,肖邦都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寄托一種哀傷的情緒。這種哀傷與眾不同,它不是來源於愛情的沉吟,而是來自肖邦對故土難舍的依戀。
肖邦的華沙生活是在動**與戰爭中結束的。在沙皇俄國的統治下,波蘭民族運動的種子正在滋長,並逐漸走向**。麵對反外國奴役、爭取自由獨立的民族鬥爭,肖邦顯示出與波蘭貴族截然不同的一麵,他在作品中抒發民族感情和愛國熱忱。1830年3月,肖邦在華沙演出了自己的早期代表作《第二鋼琴協奏曲》,同年10月在音樂會上演奏了自己的另一部代表作《第一鋼琴協奏曲》,兩場音樂會的目的在於為了波蘭同胞的民族革命募集款項。這次音樂會驚動了沙皇在波蘭的總督,肖邦險些被捕入獄。幾經周折,肖邦隻好被迫離開家鄉。在11月的夜色中,肖邦攜帶一抔朋友們贈送的波蘭泥土離開華沙,從此也就永遠離開了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