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鋼琴欣賞十八講

三、晚年的哲學

字體:16+-

貝多芬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如果沒有聽過他的晚期作品,人們會得出什麽樣的結論?捷克作家昆德拉曾評價貝多芬在最後十年中已經達到他藝術的巔峰。“他的奏鳴曲遠離古典主義,同時又不因此而接近於年輕的浪漫主義作曲家們說來就來的泉湧才思:在音樂的演變中,他走上了一條沒有人追隨的路;沒有弟子,沒有從者,他那暮年自由的作品是一個奇跡,一座孤島。”

這段話雖然來自一位作家,但是它何嚐不是對貝多芬晚期創作風格與哲學的最佳詮釋。相較於那些簡單地將貝多芬的晚期創作總結為“精神得到升華”、“由痛苦走向歡樂”和“集古典之大成,開浪漫之先河”的說法,也許昆德拉的看法更符合貝多芬晚期的藝術追求。貝多芬的一生是叛逆的,是背離傳統的,他的存在之於古典主義,不如更直接地說,是瓦解,是終結。而他的理念與手法,尤其是晚年的哲學,也因為沒有一個嫡傳的學生,沒有自己的後代,而成為音樂史上再無人涉足的荒野。

晚年的貝多芬在音樂風格上,開始抗拒浪漫主義形式的散亂放任,堅決回複到古典主義大型曲式的剛正嚴謹當中,完成一次創作的輪回。從作品101號開始,貝多芬共創作了五首奏鳴曲,這五首作品反映出貝多芬晚年的創作傾向——在嚴謹的曲式中保持精神的自由,這種自由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這個時候,貝多芬正處於一生中最複雜的時期,政治局勢的惡劣和生活的種種坎坷讓貝多芬更多時候會選擇內化這種壓抑與感情,“我們周圍的一切都使我們完全緘默”,他曾這樣形容晚年的孤寂心情。

在作品101中,貝多芬生發出年輕的幻想,用滿含憧憬的音樂語言細膩地表達了內心的渴望。羅曼·羅蘭這樣評價這首作品:“貝多芬拒絕了宣講,僅僅在傳達他自己本人和他的上帝”,不僅這樣,這首奏鳴曲在幻想的同時又表達了真實,“這是他內心生活的一天,晚夏的一天,45歲,時光的飛逝暫時停頓。在1815年—1816年之間,他的心靈不肯定地在過去和將來、苦惱和希望之間動搖。”在創作這部奏鳴曲時,貝多芬曾對自己的助手辛德勒說起自己創作的感受:“學會沉默吧!朋友……”這句話也許就是這部作品靈感的源泉,也是貝多芬立於孤島,與孤獨的人生抗衡的唯一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