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方以智心性論研究

一、對方以智本人及其親友說法的辨析

字體:16+-

關於方以智的思想歸宗,他本人的說法顯然是重要的參考標準。然其說不一,總結起來大致可歸為兩種:第一,就是“烹三炮五吞一味”、“萬法惟易足統之”的百家(或三教)歸《易》論;第二,就是“提心宗而百家之理皆歸一”之說。以上說法都含“坐集千古之智”與“鞭笞百家”之意,區別就在於對《易》的認識與理解,如果以“太極”為仁心,立體致用,藉《易》闡發體用不二的原則,則亦契於陽明心學;如果是“因邵、蔡為嚆矢,征河、洛之通符”之《易》,其學旨就不同於心學。所以,我們依他本人所言,將其學思所宗歸於以上兩種的做法,應該不算錯。

第一種說法,即“三教歸易”,可以說是他一生最大的願望,這也是他反複強調的一種學術旨趣。入佛前,他在《又寄爾公書》中說:“以五年畢詞賦之壇拈,以十年建功於朝,再以十五年窮經論史,考究古今,年五十則專心學《易》。少所受王虛舟先生河洛象數,當推明之,以終天年,人生足矣。”[1]早年,他在《物理小識·總論》中亦雲:“智每因邵、蔡為嚆矢,征河、洛之通符。”[2]及披緇為僧之後,他在《東西均》中提出欲以“全均”統“眾均”,其統之根基亦是《易》。《象環寤記》雲:“吾故望有知其全者以療教,則必集大成以為主,非可平分也。溯其原同,則歸於《易》耳。”[3]諸如此類的話,在其詩文雜記中還有很多。相對而言,第二種歸宗於心的說法,卻很少見。據筆者所及,僅在《東西均·象數》中出現過一次,他說:“提心宗而百家之理皆歸一矣。執心與理之二名相確,而不知可一、可二、可萬者,此鐫其方便之藥語,而不肯參伍天地人之象數也。”[4]並且,就在此一語中亦有“象數”在其間。除此之外,他還斥責陸象山“六經注我”的心學思想,他說:“象山、慈湖當證心於象數,注我自得矣,獨不念六經賤而私心橫耶?”[5]可見,與“歸《易》”說相較,單從字麵上來看,“歸心”之說顯得微不足道,所以,此說遂完全被後人忽視。